低位结肠Ca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低位结肠Ca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

方艳华1陈凤娇2

(1湖北省安陆市普爱医院普外二科湖北安陆432600)

(2湖北省安陆市普爱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湖北安陆432600)

【摘要】目的:研究对于低位结肠癌患者提供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服务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9月间收治58例低位结肠癌患者,按照床号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29例与研究组29例,护士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术后肠造瘘口护理服务,为研究组患者提供肠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4.14%,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为6.9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士为结肠癌术后患者提供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术后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315-02

低位结肠癌是临床肿瘤科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发病部位多以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疾病诱因可能与饮食习惯不良有关,发病后患者机体表现以黏液便、排便习惯改变、腹胀等为主,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临床治疗原则以手术干预为主,但术后患者排便途径改变,需使用人造肛门完成排便活动,对患者生活及心理健康均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人造肠瘘口术后护理工作繁复,为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患者接受度较差,大部分患者对于肠造瘘口缺乏自我护理知识,针对此种现象,护士需为此类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干预,注重提供知识宣教、造瘘口护理技能培训及并发症预防等,减少造瘘口并发症发生[2]。本文研究对低位结肠癌患者提供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服务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9月间收治58例低位结肠癌患者,按照床号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29例与研究组29例,常规组包括男性患者24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在51~75岁间,平均为(62.5±2.3)岁,病程时间在1~2年,平均为(1.5±0.3)年。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4例,年龄在50~76岁间,平均为(62.9±2.5)岁,病程时间在1~3年间,平均为(1.5±0.2)年。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纳入标准[3]:患者入院时接受结肠镜、病理学组织检查确诊;患者均接受结肠癌肠造瘘口术;患者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护士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术后护理服务,包括术后观察患者肠道造瘘口表现,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了解患者身心感受,鼓励患者主诉,协助其完成日常生活自理活动,观察造瘘口表现,做好换药及皮肤护理,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与家属保持联系,发放出院宣传手册,为患者及家属演示造口袋更换方法,嘱咐患者定期返院复查。

护士为研究组患者提供系统护理干预,包括:(1)造瘘口护理: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造瘘口表现,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黏膜颜色等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出血、水肿、坏死、感染等征象,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师处理,护士应遵医嘱定时使用温盐水冲洗造瘘口,为患者提供流食。(2)病情观察: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次数,积极掌握患者体征变化,术后第2日开放造瘘口,嘱咐患者保持左侧卧位,避免粪便流出,护士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造瘘口,及时更换。(3)饮食干预:护士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流食,多食用丰富纤维素食物,促进机体恢复;排便习惯训练:护士应在术后指导患者掌握排便规律,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经肠造瘘口排便方式,指导患者练习收缩腹壁肌肉,提高大便控制能力,告知患者自我灌肠方法。(4)心理护理:询问患者身心感受,提供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与同类型病友交流,缓解心理焦虑情绪,嘱咐家属积极理解患者,陪伴患者,给予亲情支持[4]。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

3.讨论

低位结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临床针对此种疾病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但术后患者多需使用肠道造瘘口术排便,肠造瘘口改变正常排便模式,患者需随身携带造口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大部分患者术后均会合并严重心理焦虑情绪,且患者出院后瘘口自护能力较差,发生肠造瘘口并发症可能性较高,针对此种情况护士需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干预。

3.1护士为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护士为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患者加强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过程包括加强心理护理:护士鼓励患者多与同类型病友交流,护士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造瘘口皮肤护理要点,告知患者造口袋更换要点;注重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家庭护理教育,帮助患者尽快适应肠道造瘘口排便方式,改善心理焦虑表现。护士在术后积极观察患者造瘘口皮肤表现,观察并发症早期征象,积极预防,指导患者定时更换造瘘口敷料,强调皮肤清理过程,协助患者锻炼排便,指导患者排便后及时清理造瘘口,积极预防并发症。

综上所述,护士为结肠癌术后患者提供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术后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罗雪芬.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后系统护理对提升生存质量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130-131.

[2]晁昳.Orem护理模式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117,119.

[3]杨林,杜金仙.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2):128-129.

[4]刘艳华,张芳,马文霞等.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急诊行结肠造瘘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7):7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