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骨外固定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试析骨外固定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置

宿献伟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13)

摘要:目的:针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治疗方法中产生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置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8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治疗的有关资料(102个肢体),对患者骨折部位、产生的并发症、处置措施及愈后情况详细记录。结果:有17例患者(22个肢体)产生并发症(占21.3%),其中2肢为针道感染,5肢为长期针道渗液,1肢为神经损伤,2肢为钢针松动、断裂,2肢为骨折愈合延迟,3肢为关节功能障碍,3肢为湿疹性皮炎,2肢为拆架后再骨折,2肢为骨折成角再移位,产生的所有并发症患者经对症处置后痊愈。结论:骨外固定技术应对局部解剖结构更加熟悉,术后对患者加强护理及跟踪随访,四肢骨折采用骨外固定治疗方法通常能够使并发症减少。

关键词:骨外固定;并发症;骨折处置

1.前言

随着逐渐转变的骨折固定理念,与生物学固定技术相符的骨外固定日益受到骨科医生的重视。虽然骨外固定手术操作便捷及微创的优势明显,但与内固定一样,应用方式不当也容易产生并发症。本研究收集了8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治疗的有关资料(102个肢体),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患者资料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治疗的有关资料(102个肢体),其中有49例男患者,31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15—76岁之间,平均年龄(38.2±2.4)岁。患肢部位分布为:有20肢为股骨干,24肢为肱骨,41肢为胫腓骨,17肢为尺桡骨。62例患者为闭合骨折,18例患者为开放骨折,开放骨折患者中同时伴随9肢骨缺损、7肢粉碎性骨折、2肢感染性骨折不愈合。骨外固定采用的方式主要是:71肢采用混合式骨外固定器,31肢采用伊力扎诺夫骨外固定器,其中24肢采用延长后者肢体或骨段延长牵张成骨方式,7肢采用单纯骨外固定方式。

2.2方法

开放骨折患者术前采取抗休克治疗措施,达到平稳生命体征后采用X线、CT对患肢进行检查。医生认真查看X线片,对骨外固定方法进行设计,开放骨折手术时间是在骨折后6—14小时,平均时间8小时。闭合骨折通常2—3天保持稳后手术。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采取的麻醉方法,上肢通常采取臂丛麻醉,下肢采取硬膜外或腰麻,多发伤、多发骨折患者通常采取全麻方法。开放性骨折应清创彻底,再对原伤口探查,采用常规骨外固定技术进行手术。采用骨折复位-穿针固定-复位-再固定技术,严格采取“安全区域”穿针方法,结合术前设计固定方案对骨折逐步穿针固定。针对同时存在骨缺损患者,若缺损不足3厘米可采取植骨外固定治疗方法,超过3厘米缺损患者可采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在穿针时避免向关节腔透入,通常骨折单位交叉全针间超过30度夹角,各骨折单位需对6个自由度进行控制,使骨折部位固定。

3.结果

对术后患者进行1年时间的随访,共有17例患者(22个肢体)产生并发症(占21.3%),其中2肢为针道感染,5肢为长期针道渗液,1肢为神经损伤,2肢为钢针松动、断裂,2肢为骨折愈合延迟,3肢为关节功能障碍,3肢为湿疹性皮炎,2肢为拆架后再骨折,2肢为骨折成角再移位,产生的所有并发症患者经对症处置后痊愈。

处理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为:长期针道渗液患者通过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加强护理、将针口分泌物及时清除使其保持清洁干燥等措施;神经损伤患者将骨外固定器拆除症状缓解;钢针松动、断裂患者将钢针更换后,重新穿针进行固定直到完全愈合;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适当锻炼,活动关节,经康复训练痊愈;湿疹性皮炎患者因金属过敏引起,通常口服H2受体阻滞剂使症状缓解,过敏严重患者采用激素治疗;骨折愈合延迟患者采用X线对其类型进行评价,采用简单内固定方法处理不稳定骨折,对支架固定动力学适时调整,坚持功能锻炼,骨折调整后不超过3个月愈合;骨折成角再移位患者为活动不慎摔倒造成的,根据患者移位类型对骨折加针固定使其复位,对畸形进行矫正;拆架后再骨折患者由于及时发现未发生明显移位,采用辅助小夹板外固定,对髓内针重新更换固定到骨折愈合。

4.讨论

针对高能创伤造成的四肢骨折,采用骨外固定手术不具有较大的创伤,可使骨折愈合最大程度地保留所需生物环境,对于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骨外固定手术优势明显,但与内固定一样应用不当容易产生并发症。因此应分析骨折患者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及处置措施,患者术后应加强护理,避免产生针道或感染渗液情况,每对针孔日采用碘伏进行清洁,防止堆积的局部渗出物将针道堵塞。针孔出现异常反应及时进行治疗,对针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关键在于使引流保持通畅,患者注意休息、皮肤加强护理,针孔保持干燥清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患者可能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以利于骨折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5.结语

综上所述,骨外固定技术应对局部解剖结构更加熟悉,对其特点深入了解,术前进行详细设计,提高护理水平,对骨外固定器定期调整,术后对患者跟踪随访,设计实施的康复训练计划应科学合理,四肢骨折采用骨外固定治疗方法通常能够使并发症减少,实现骨折愈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承慧,徐皓,陈宗雄等.动力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的并发症分析与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8

[2]王金叶.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7.7

[3]郭妮娜,刘筱,刘林.长效物理抗菌材料在外固定支架术后钉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1

[4]李康华,刘文和,李杰锋等.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针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3

[5]贺西京,李吾成,陈伯伦等.外固定器治疗中针道感染及其防治[J],中华骨科杂志,2016.5

作者简介:

宿献伟,男,39岁,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