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无创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超声无创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研究

牙运波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对其展开早期准确的诊断意义重大。近几年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前,动脉弹性、形态学得到准确评估,这对于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超声无创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无创;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005-02

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慢性、渐进性、炎症性疾病,多数情况下,患者长时间处在无症状期,疾病进展会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随着代谢性危险因素的逐渐增加,使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超声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诊疗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超声无创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形态学参数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功能性参数的评价方法与技术等多方面展开了综述,详见下文。

1.形态学参数的评价方法与技术

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形态学评估的指标主要为颈动脉IMT。研究与实践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明显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较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早。现阶段,颈动脉IMT为对早期动脉硬化指标进行评估的广泛认可的指标,然而,这一指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说检测者的技术水平、检测颈动脉的具体部位等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2]。

近几年,自动化测量IMT技术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现阶段高频超声食品数据梳理技术在血管IMT定量检测中被应用,其利用数字化分析软件处理,自动、准确、定量对IMT进行测量[3]。曾有学者[4]对RF-data技术自动测量、手动测量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QIMT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自动测量平均用时为2.52s,较人工测量时间发生显著降低。自动测量相对于手工测量变异度相对较小,结果可重复性较高。

研究与实践证实,对IMT值进行测量,不但可以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进行评估,还可以对进展进行预测和追踪,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自动化测量的实现,使得IMT测量的认为因素干扰不足得到弥补,这对于测量标注化具有重要意义[5]。

2.功能学参数的评价方法及技术

2.1血流及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会出现血管内皮依赖性功能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基础。研究发现,内皮舒张功能评价方法包括有: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现阶段对FMD的研究逐渐深入,检测方法、原理主要为,袖带阻断肱动脉5分钟后,袖带气体释放,造成动脉内反应性血流增加,随之引起切应力对血管壁产生作用,NO被释放,血管内皮出现依赖性扩张。曾有学者经研究发现,长时间吸烟、饮酒以及高血脂等因素,会造成FMD值发生明显降低[6]。

2.2脉搏波传导速度

脉搏波传导速度可以对动脉弹性进行评价,其灵敏性较高,通过对2个动脉记录部位之间的脉搏波传导时间、距离进行测量,计算脉搏波传导速度。曾有学者对654例患者展开了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有127例患者至少有1支冠脉发生病变,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无冠脉病变患者发生显著升高[7]。

2.3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经对收缩期、舒张期的血管壁运动引起的相位偏移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结合血压变化,对动脉弹性进行定量评估。经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动脉弹性指标进行评价,指标包括有顺应性、硬化指数、扩张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等。曾有学者经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计数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展开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Eδ和β于脉搏波传导速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进而得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同样可以作为对动脉弹性功能进行评估的新技术[8]。

2.4速度定量成像技术与二维应变技术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原理为,超声斑点跟踪,定量对血管壁在各个方向、各个平面的运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对血管壁的形变、运动功能改变进行评价。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指标包括运动速度、最大应变、最大应变率。这一技术现阶段在对心肌运动方面评价的应用相对较多,对动脉应用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曾有学者经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大鼠主动脉硬化管壁运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高脂喂养8周后,腹主动脉内膜光滑度欠佳,最大应变、最大应变率相对于喂养前,发生显著降低。在经高脂喂养12周后,IMT明显增厚,运动速度、最大应变、最大应变率均较喂养前发生显著降低[9]。

研究与实践证实,相对于传统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二维超声应变技术的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其应用斑点追踪成像,与组织多普勒频移无明显相关性。不会受到角度的影响。因此,可以更加准确的对血管壁的运动进行反映[10]。

3.小结

综上所述,在IMT测量中,形态学技术更加直观、简便,为动脉检测的首选。自动测量计数的应用,可以使认为因素的干扰得到有效避免。总而言之,超声无创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杨蓓蓓,礼广森,孙艳红,等.高频超声评价长期饮酒者肱动脉内皮功能[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02):107-109.

[2]乞艳华,郑转梅,周琦,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主动与被动吸烟者动脉弹性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02):130-133.

[3]王丹军,王峰,陈芸,等.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大鼠腹主动脉硬化管壁运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01):40-43.

[3]李秀云,马春燕,任卫东,等.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02):152-154.

[4]罗丹,张峥嵘.颈动脉超声测量在老年冠心病筛查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5,41(12):1420-:1421.

[5]蒋鹏,姜巧珍,任鸿坤,等.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预测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05):532-535.

[6]袁云龙,吴嘉,宋佳希,等.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氧化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临床检验杂志,2015,33(02):99-103.

[7]包金兰,黄灿霞,蒋捷羽,等.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HDL-C、LDL-C/HDL-C水平回顾性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06):906-910.

[8]赵胜利,李秀芬,张宏春,等.颈动脉彩超检查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09):1443-1444.

[9]秦静,汪奇,钱蕴秋,等.高频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09):1691-1694.

[10]梁振波,卢艳明,杨冬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及CRP检测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08):1348-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