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探寻金卫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探寻金卫星

金卫星

浙江安美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的阶段。因为老龄化日趋严重,生产劳动力减少,所以农业机械自动化必须要走进每一个村落,帮助老百姓实现高收入,同时相关部门做好推进工作。文章具体分析农业机械自动化这一核心技术的要点和现今需要改进的方面,以便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效果的提高,进而促进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是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的机械设备的总称,农业机械自动化是农业机械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参与下,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或指令自动化的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中“精准快”的目标要求。

1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主要优势

1.1解放农村劳动力

伴随如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呈现出人口老龄化的局势,存在劳动力短缺的严重问题。而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利用自动化农业机械取代原有的人力劳动,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短板,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2推动社会发展

伴随国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农业机械自动化提高了所生产产品的品质,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变革了旧有的劳动方式,使生产者由旧有的体力劳动转变为技术劳动,迎合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1.3提升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自动化设备会充分发挥其自动保护、诊断、警告与监控功能,倘若发生短路或过压、过载等问题,设备会迅速切换到自我保护模式,提升操作者的使用安全性与设备自身的可靠性。

2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2.1农业起步较晚,科技含量较低

近几年,在我国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无法更好地满足农业不断发展的需求。美国农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基本达到全程机械化操作,而我国由于受到地形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农民仍然利用人力畜力等传统的方式,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虽然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农业中所使用的机械大多数是模仿其他发达国家的机械设备,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2.2农业机械化地区发展不均衡

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同,这主要受到不同地区之间气候和土壤条件所影响。农业机械自动化在进行推广过程中也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气候的不同会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此外,不同地区使用的农业工具也限制了一些机械化的应用。机械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一般都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民的购买能力也较强,相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山区为主,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仍然依靠人为的力量,进行传统的农耕。一方面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他们去购买设备;另一方面没有相关的操作经验和方式,即便在一些地区有相应的设备,也缺乏进行机械化应用知识的普及,其自动化程度较低,农民应用的概率也比较低。

3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

3.1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近年来,我国研制出多款农业自动化机械,如全自动谷物干燥机、自动温室等,这些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科学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1)全自动谷物干燥机。该机械能够科学控制热风温度及风量,针对谷物进行干燥处理后,若谷物符合干燥要求,则机械自动停止工作。这款设备自动化程度极高,具备自动控制送风量、自动测定含水量等功能。(2)自动温室。该设备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调节温度、湿度、风向、日照等要素,并对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调解室内通风。(3)全自动分选机。该设备有效运用了电传感器、微处理机等自动控制设备,能够完成自动化作业。其依据相关标准对各种农作物进行科学分类处理,并在X射线的辅助下,检测农产品是否存在损伤,并将存在缺陷的农产品挑选出来。

3.2田间作业自动化机械

田间作业机械的自动化操作方式有直接导向法和间接导向法2种。割草机、联合收割机、旋耕机、农药喷雾机等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类自动化农机主要采用直接导向法。而插秧机、农药喷雾直升机等利用间接导向法研制而出。运用于田间作业的自动化农机,能够获取土壤及农作物的准确信息,依据土质的软硬程度区分已耕农田和未耕农田,并在传感设备的辅助下,判断是否存在未收割区域。

4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4.1向精准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便是精准农业,为能够更好地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技术人员需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如:将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同时将这些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种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采摘”的各个环节,这样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4.2向应用型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

近年来,我国自动化控制技术日臻成熟,在多个领域得到科学运用。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程度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尚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虽然研发了许多的农业机械,但在应用性及适应性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环境。而我国各地地形地貌存在差异,给推广农业自动化机械增加了难度。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农业机械工作者在研发农业自动化技术时,需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农用机械的应用性能和适应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方法完善,研制出适应我国农业发展要求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4.3向农产品自动化的检测及保值发展

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态势下,计算机及其视觉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科学融入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对农产品实现自动化检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农产品检测环节,科学运用自动检测技术,能够挑选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产品,并在信息处理技术的辅助下,实现自动化挑选、区分、包装,有效降低人工工作强度,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各方资源,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5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研发和升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将自动化技术更加广泛地运用到农业机械之中,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现代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更好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钟朝鸷.试论我国农机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北京:《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2]刘俊峰.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及应用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