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

陆雯钰

(江苏师范大学)

摘要:土地,是四大生产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现如今的承包经营权流转,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有益也有弊。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其次说明了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流转数量较少、流转的市场和机制并不健全、流转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并给出了要扩大流转的范围,政府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流转制度,规范流转操作;建立健全的流转市场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建议

Abstract:Landisthemostbasicfactorinthefourmajorfactorsofproduction.Fromthehouseholdcontractresponsibilitysystemtothecurrenttransferofcontractualmanagementrights,ithasundergoneaseriesofreforms,whichhaveboth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nthebasisofdemodulatingthecirculationoflandcontractualmanagementrights,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oflandcontractualmanagementrightscirculation,analysestheexistingproblems,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rurallandcontractualmanagementright,circulation,question,suggestion

1绪论

我国国土地域宽广,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现如今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机械化设施也越来越普及的外部条件下,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并且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所以农业必须要进行现代化的改革。为了更好的产业发展,便有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这一政策在农村实行的并不是很好,流转也只是局限于农民与农民之间、邻里之间、亲戚之间,而且流转过程中的行为操作也不是非常规范,甚至还有可能损害一部分农民的利益,打击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所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2目的

我国已经进入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加快改造农业模式,得以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点。农业税的减免,国家实行的强农惠农等政策,农业开发的机遇增多。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土地进行集约化、高效化、产业化的发展,土地流转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进程,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利益,实现最终改革目的。

3概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的前提下,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农业使用权给予他人的行为。以农业生产为目的,对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使用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用益物权。[1]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虽然我国土地总量不小,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土地量很小。此外,我国人口继续增长,土地压力也将加大,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已经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得以改善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农”问题。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4.1有益农村土地高效资源配置

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农民便可在外经营工作,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以及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可防止土地劣质经营,甚至荒废土地,减少农村土地的闲置数量及浪费情况。土地流转将开启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通过适当的集中与合理的土地置换,可以避免农村居民点过于分散的住房方式所造成的土地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化解耕地红线失守的尴尬。

4.2有益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传统的农业存在小规模经营、分散经营、低组织化、生产技术低、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等问题。土地流转后,有益扩大经营规模,改变一家一户三两亩地的零散经营模式,通过流转方式使土地适度规模集中,有利于集约化生产;有益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产业机械化生产的促进,以机械取代人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4.3有益巩固基础经营制度

农村基本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稳定和改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让必须明确经营权人、出让人和固定的出让方式。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受益土地权进行确认登记,落实业主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占有权,给予农民更安全的土地承包经营,确保土地承包关系更加稳定。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5.1流转数量少

目前,在农村的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都以农地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土地流转的收入相当于直接农地作业要少,从而农民的积极性偏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升高,而产品价格却降低;以及大批量的农民选择进城等等,所以导致农村可流转的土地少,需求量也不大。这些都是导致流转数量少的因素。[2]

5.2流转过程不规范

法律、中央政策和地方性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规定,转让、出租、转包、互换和入股等须经发行人同意。通常,承包人在协议中附加条件,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经承包人同意”的标准及其在转让中可以行使的权力范围。在实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常常导致承包人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农民自主权。据法律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或租赁是一种民事权利转让,其债权性质及其转让期限。时效期间依照债权法的理论规定,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方式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存在重叠现象。《物权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中通过列举的方式明确的说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几种转让方式:转让、分包、交换、受让、租赁、抵押、替代、继承等。虽然替代耕作在防止废弃土地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双方的本质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而不是市场转移行为。上述方式的法律界定不明确,导致外延重叠。同时,土地的流转也大多数都发生在邻里,邻村之间,流转的对象也大多都是邻居,亲戚。与此同时也没有签署合同,一旦发生利益纠纷,双方都讲不清,没有权属保障。就算签署了合同,合同的内容也肯定是不完善的,也很难保障双方的权利和利益。[2]

5.3流转市场和机制不健全

目前,土地流转市场并不健全,没有完善对价格评估的系统,土地价格不确定,;没有专门的机构去发布流转信息,没有专门为流转服务的部门。市场不健全,土地的价值不能实现最大化,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再产生纠纷,不仅损害双方利益,而且也打击双方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市场不健全,导致了信息失衡,想流转土地的人找不到需要土地的人,也没有人鼓励他们去流转土地,造成双方彼此错过的问题。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与流转机制相匹配的一些流转制度,补偿制度,价格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有关部门的管理力度也不够,很容易会造成土地流转混乱,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3]流转的混乱,制度不健全,缺乏补偿机制,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善,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农民对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降低,所以造成流转规模不大。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对策

6.1扩大流转范围,加大宣传力度

土地流转是关系到农民权益、农业发展、稳定农村大局的一件大事,而在实际调查中显示,相当一部分农民和村干部对相关法律的规定知之甚少,法律意识相对落后,更不用说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各地都要加强法制的宣传,增强农民更重要的是农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在农民依法自愿平等协商的前提条件下,积极的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保障土地的流转合法有序,不剥夺农民任何方面的土地流转权利。

6.2完善流转制度,规范流转操作

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部门,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规范流转程序。也要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普及,指导双方签订规范的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流转中一定要坚持双方自愿的原则。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仲裁机构,一旦出现纠纷,可以在保持不损害双方更多利益的前提下更好的解决纠纷,不至

于造成纠纷无法解决,损害利益的情况。[4]另外应依法建立适应各地实际情况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6.3建立健全的流转市场

流转市场、中介以及仲裁机构可以合作,为农名提供系统服务,保障交易、合同都可以更加规范的进行。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抗风险能力增加。对一些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大户和企业要进行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的考察,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农民的利益。另外还可以发展合作社等等。

7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问题,政策当中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组织方面也应当更加积极。为扩大流转规模,我们要有农民积极参加,要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去调节土地流转,也要有专门的部门去为农民普及有关知识、提供相应的服务。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斌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_张斌华,2015,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2]袁海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农村科技,2016(22):第13-13页.

[3]陈春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南方农机,2017(08):第162-163页.

[4]汪俊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困境与突_省略_评物权法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_汪俊仁.北方经济,2009(7):第3-4页

作者简介:陆雯钰(1997.05-),女,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学校: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