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陈设计中的视知觉动力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展陈设计中的视知觉动力分析

陈喆

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程总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从视知觉动力的角度出发分析博物馆的展陈实践,不同于从文本叙事、艺术风格,甚至设计师个性的角度进行思考。它与社会现代性中民主平等的趋势相符,探索的是人们体验与经验的共性。以上探讨的四种基础原理是视知觉动力最直观表现,所举的展陈实例从表面上看只是凸显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艺术性和审美功能,但实际上,它们代表了传统博物馆“以器物为重”“以文本为重”的强势传播角色正在向“以受众为重”的新方向转变。当下的博物馆应该让展陈的架构更清晰,使人们的知觉更敏锐,令体验的过程更自由。

关键词:视知觉原理;知觉动力;格式塔;原型理论;展览设计

引言:

视知觉理论除了对设计布局具有指向性,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展陈空间需要在元素形式张力和整体系统动力的矛盾互补中不断调整的特性。多股动力的叠加、反馈、增益、衰减,最终形成了无形的动力场。“场”的概念与中国文艺理论中的“意境”相似。“‘意境’的基本规定是‘境’生于象外。”意境包含了客观显现的物世界和无形的心灵世界两个维度,但物象只是一个载体,心灵才是最终的归宿。最终,平衡是必须达到的效果,却不是最终追求的结果。在形式动力与视知觉动力相互作用的知觉力场内,完成对称、平稳、自然、和谐的舒适感,也塑造跳跃、刺激、浪漫、引人驻足的亮点。力场的综合的作用让展陈更富有创造性,也让我们从视觉的维度中进一步延伸,思考当下博物馆空间的多维体验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展陈设计中的视知觉动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留白与补足

阿恩海姆传统的留白原理属于传统视知觉中的“补足”原理的一部分。完形理论中的力是一种朝着“补足”方向发生的力。“知觉中的组织活动并不局限于直接呈现于眼前的材料,而是把看不到的那一部分也列入所见物体的真正组成部分。这被阿恩海姆称为视知觉的‘补足’能力。”例如著名的卡尼札三角图形,我们的视知觉会通过物体的组合边缘,自动地补充留白的部分,在知识系统中找到那个未被直接表现出来的留白形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从图1中直接看出黑色部分以外的白色三角形部分。而所谓的留白也不是静止的空白,它是牵动视觉动力的有机构成。留白的面积决定了知觉补足动力的大小:大面积的留白会产生强大的补足动力,反之,则会导致动力的抵消。在博物馆的陈列空间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平面视觉上的“留白”动力效果,还要将观众在整个展览中“移步换景”的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新媒体艺术的动态性都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对于博物馆展陈设计而言,留白动力很可能是具有时间性的,这需要我们更综合地考虑视知觉动力的问题。讨论的对象由单幅的静态素材转变为以时间来衡量的动态素材。大面积的静态留白会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而视知觉补足机制在行走、停留等过程中会增加或递减。新媒体艺术的光电视觉元素在动态中不断叠加,所产生的“满、繁、杂”其实是会减弱原本存在的留白动力,从而束缚观众知觉补足过程。

2.简化与概括

简化原理也是补足原理的分支,并且是补足活动的主要存在的方式。“阿恩海姆指出,对于外界的刺激式样而言,视觉对于瞬间接收到的视觉式样,在简单式样与复杂式样中会更倾向于简单式样。”艺术创作者和观众会选择便于识别和归纳的形式对象,能够调动知觉简化机制的形式对象有以下几种:①形式元素本身的性质比较单纯;②拥有简明的组织结构及组合逻辑;③能够完成快速的简化过程。但总的来说,艾恩海姆认定的“简化”是一种“丰富内涵被组织在统一整体中”的状态。与其说人的视知觉倾向于简化外在复杂的形式,不如说我们的知觉倾向于通过简化机制把握、概括事物形式背后的规律。所以以上谈到的简化并不是简单或单调,而是充实的韵律。此外,除了对客体样式的感知,知觉的简化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本能的平衡机制。“当一个刺激式样投射到这个作为力场的大脑视觉区域时,就会打乱这个场中的平衡分布状态。一经被打乱后,场力又会去极力恢复这种平衡状态。”针对这个知觉力运行规律,“让整体设计简约从而保证受众体验的平衡感”并不是视觉工作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难以简化”的视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观众的逆向知觉动力,赋予空间感官上的动态活力。

3.变形与空间

视知觉理论对于平衡的讨论十分详尽,对“打乱平衡”的分析也不乏新意。“平衡”是知觉的倾向,“不平衡”是力量的源泉。在简化原理中,我们已经知道在设计中相应加增“混乱”能够调动受众的“简化”欲望,增加视知觉的动力。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讨论的“变形”就是基于空间平衡感的动力增强描述,它的基础是原型概念。格式塔理论中的原型等同于“变体的参照物”,完形心理都是在一种原型参照的基础上进行的。“阿恩海姆认为这种变形与以往经验的回忆中还未发生变形的原始形象有关,就是说人们在以往的经验中形成了对某种事物的形象认知,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因为偏离了人们经验中的认知而产生了形状上的变形,这种对原始形象的变形产生了内在的张力,形成了形象的动感。”原始经验中的形象让人们知觉出一个对象样式是否和谐,但根据阿恩海姆的研究,变形经验不是二维的平面上的大小或分形,它更多的是一种三维空间内拉伸、扭曲、倾斜的感觉。并且,人们是在完形心理基础上知觉到这些属性,所以“变形”本身超出了字面所说的“与人们习惯相符”的知觉意识,指向的是“视觉对象具有空间的纵深感”和“始终想要回归到原型”的动势。

4.重力与方向

视知觉理论的诸多原理都充分说明了视知觉有自动趋向平衡的特点,平衡感是决定体验优劣的基础。继续分析视知觉动力的平衡机制,就会关注到两个重要的因素:重力与方向。“在视觉上讲,重量是一个对象由于其显现状态、尺寸、形状、位置而内在于物体之中的动力力量。”常规的重力是由物质的个性决定的,体积越大的元素重力也就越大。而在宏观的视觉工作中,重力问题与画面的构图,或者说与元素在空间的位置息息相关。视知觉理论阐述到:在体积相同的前提下,位于画面中轴的元素比偏离中轴的元素重力小;位于下方的元素比位于上方的元素重力小;位于左边的元素比位于右边的元素重力小——简而言之,视知觉感知到的不和谐感反而会造成较大的重力。这种不和谐还包括在整体中出现的不规则形状、突兀的色彩、过亮的光线,以及反常的孤立形态等。而“方向”则是在重力基础之上产生的。“任何一种构图成分,不管它是一件可见物体,还是隐蔽结构中第一个组成成分,其拥有的重力都要吸引它周围的物体,并对周围物体的方向产生影响。”重力较大的元素会如同地球牵引月球一样对其他重力较小的元素产生引力。在一个空间中,除去互相抵消的重力,将剩下的重力连成一条轴线,这就是视知觉力的隐形方向。

结论:

简而言之,当下博物馆的展示实体最终需以“可知觉”的状态面对观众,鲁道夫•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以格式塔理论为基础,让观众和研究者从生理条件相对应的视觉构成出发,找到长久以来牵引着人们内心审美体验的根源。本文运用视知觉理论中最关键的“补足”、“简化”、“变形”及“重力方向”原理讨论了当下展陈设计中的视知觉动力问题。

参考文献:

[1]孔萌:《基于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群化组合法则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2]韩江:《影像与视知觉》,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