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心理健康护理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儿科心理健康护理的体会

李淑芬

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医院鹤岗市萝北县154211

要目的:近些年来,随着儿童抑郁症的频发,医护人员在护理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护理和关注儿童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把心理护理渗透到护理过程中,不断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要求提高医患合作的效果、增强医患关系,完善儿科的整体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儿童;心理反应;护理措施

随着人类不断进步和现代护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儿科护理范围已从局部护理转变为了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我院自成立儿科以来,接收了98例住院的儿童,通过对住院患儿的情绪观察,患儿住院后大多体现出焦虑、抑郁、激动、胆小自卑、缺乏安全感等一系列不同的反应,我们依照患儿的不同年龄分类,总结出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婴儿期(出生日-1周岁)

1.1心理反应:婴儿自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就能体会到多种感觉,大约60天后就能够辨认出妈妈,和妈妈亲密接触时会感到快乐,有安全感,180天后会对妈妈产生浓厚的依赖感。婴儿时期最开始的情绪变化主要来源于身体舒适度,即健康状态以及自己的需要是否能够及时得到满足。在饱食和充足的睡眠后会有欢快的情绪,相反,当空腹或生病身体不舒服时就会哭闹不止,婴儿的不情绪还有一部分会来源于突然的刺激或陌生人的惊吓。婴儿时期是妈妈和婴儿渐渐熟悉了解适应、婴儿获得安全感的时期,生病住院后置于陌生的环境的以及身体的不适感会影响婴儿的一系列情绪,表现出恐惧、哭闹不止、依赖爸爸妈妈、不好好吃奶等现象。

1.2护理措施:护理护士针对不足180天的婴儿要尽量建立信任感,通过频频的身体碰触,如搂抱、抚摩以减少突然的不良刺激,避免大声的吵闹以及强烈的光线。180天后的患儿,主要护理措施为建立医患依恋感:①密切接触,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环境,如与家长交谈,认真仔细听家长叙述病情,及时满足患儿的各种要求;②满足患儿的感情需要,护士要尽量固定,提供连续护理,建立相互信任;③了解患儿生活习惯,并尽量保持一致,将患儿喜爱的玩具和物品带到医院,给予心理抚慰。

2幼儿期(1~3岁)

2.1心理反应:此期间幼儿对家属有很深的依恋,害怕陌生环境和接触陌生人,职能发育较突出,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能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能进行想象和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但反应很单纯,以哭闹为主,入院后对新环境及治疗产生畏惧心理,表现为疑虑,产生不合作、反抗情绪,甚至出现神经、心理发育的退步现象。此反应可阻碍患儿自主性的发展和健康发育。

2.2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儿态度亲切、和蔼,主动热情的同他们交流,建立安全感,尽量在有患儿父母在场的情况下接触患儿,满足幼儿的爱好及生活习惯,引导患儿熟悉医院周围环境,减少焦虑情绪,丰富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如陪同幼儿玩游戏、玩具等。

3学龄前期(3~6岁)

3.1心理反应:此期间患儿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并努力发展自己的主动性,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住院后存在的问题有分离性焦虑、惧怕陌生环境、惧怕身体完整性受到损坏。

3.2护理措施:在治疗护理中,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住院的原因,使患儿确信住院是一种有利行为,并非惩罚。对爱漂亮的孩子,称赞他漂亮、干净;对争强好胜的孩子,称赞他勇敢自信;对胆小的孩子,则给予鼓励,多数患儿都能顺从的接受治疗。

4学龄儿童(7~14岁)

4.1心理反应:此期间患儿已进入学习阶段,控制、理解、分析能力加强,有一定的个性,自尊心很强。此时期患儿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担心学业、身体完整性受到损坏、因怕羞对体格检查不能配合、疑虑会受到惩罚而隐瞒或否认疾病,此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忧虑,因此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告诉其身体形象的改变时暂时的,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鼓励患儿接受治疗,此期患儿都能自觉地接受治疗。

4.2护理措施:护士主动介绍自己,亲切询问患儿的乳名、年龄、学校等,缩短彼此距离。鼓励患儿参加集体活动,保护患儿的隐私,鼓励布置其床旁周围的环境,可贴上自己的图画,吊上折纸或卡片,同时注意病房的安静、整洁。

5患儿父母的心理护理

现在和以前相比,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当患儿得病后,父母由于紧张患儿的关系,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及心理反应,而患儿的心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也受家长的影响。作为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并向他们介绍情况,及时做好心理安慰工作,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让患儿家人看到可以恢复健康的希望。预后不良者,应用委婉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予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面对患儿疾病,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6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顺利的进行儿童护理工作,和患儿建立可信任的护患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首先,给患儿及患儿父母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护理工作发展顺利的第一步,其次,护理人员要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患儿交流过程中要和蔼、可亲、耐心加细心,在护理工作进行时给患儿及患儿父母一种亲切感。最后,对进行护理的患儿而言,护理人员与患儿相处的时间最长,最能体会患儿的需求,作为一位新世纪优秀负责的儿科心理护理人员,拥有渊博的儿科护理知识和熟练的儿科护理技术是最根本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必须时刻观察患儿及其陪同家人的心理反应,洞悉患儿及其陪同家人的情绪变化,形成一种关怀无微不在且又具有靶向性的全方位的儿童心理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杨丽珍.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2(2):147-148.

[2]程丽娟.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0(2):982-983.

[3]陈芬菲.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08,11(2):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