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高血压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探究

胡芳1刘霞2

1临朐县东城医院;2临朐县五井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措施,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方法:将来本院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值为(19±5.5)mmHg,住院时间为(15±6.2)天,药物治疗依从性为98.3%,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3%;对照组患者血压下降值为(15±2.6)mmHg,住院时间为(22±6.8)天,药物治疗依从性为85%,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更大,住院时间更短,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更强,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高血压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多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佳会影响患者治疗。心理护理是针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出的一种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取得的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随机选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55.5岁,病程1~35年;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53.5岁,病程1~31年。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态较好的13例,其余107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恐惧、焦虑和暴躁易怒等不良心理状态。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1)提供舒适的环境:高血压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医院要给患者提供好的住院环境,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有舒适感。医院确保患者住院的环境干净、安静,让患者能够尽量适应新的环境,通过环境使得患者保持好的心情。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和谐信任的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第一步。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消除患者的心身症状,调整其与环境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应该保持以亲切和温和的态度和患者交谈,使其感受到温暖。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该经常性的同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对患者提供心理治疗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尽量少给患者刺激,多和患者谈一些积极的病例,让患者增加康复的信心。

(3)恐惧患者心理护理:很多患者因为害怕高血压会引发脑出血等并发症,极易产生恐惧心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往往会给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应该认真对待,要及时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首先应该要明确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的原因,然后制定对应的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和疾病斗争的决心,告诉患者高血压是慢性疾病,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预后是良好的,以此来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易怒暴躁型患者的心理护理:抗拒接受治疗的患者要与其沟通,告诉患者如果情绪过于波动会导致血压上升,让患者意识到控制心理情绪对于自身治疗的重要性;忧郁患者的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多见于中来年人,这些患者在康复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容易会对自己今后的康复是否还能够正常的活动很担忧,一旦想到自己术后还要依靠别人生活,自尊心就会不同程度受到挫折。有的患者会呈现自怜的忧郁状态。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同家属协作,多和患者沟通,多陪伴患者,转化患者的忧郁情绪。

1.2.2急救护理

(1)制止抽搐:采用安定静脉注射。(2)快速降压:让患者含服硝苯地平,若降压效果不明显,则采用酚妥拉明静脉滴注。(3)脱水和降低颅内压:立即静脉滴注速尿和甘露醇。(4)此外,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瞳孔、心率等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同时尽早建立静脉通道,便于药物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4]。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值(19±5.5)mmHg,住院(15±6.2)天,药物治疗依从性为98.3%,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3%;对照组患者血压下降值(15±2.6)mmHg,住院(22±6.8)天,药物治疗依从性为85%,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更大,住院时间更短,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更强,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因其长期性、难控性、易并发心脑血管严重疾病等特点,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高血压是由生物学、遗传和社会心理这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时间高度紧张和反复精神刺激也可引起血压升高,因此,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机制为大脑皮质、下丘脑及肾上腺皮质系统激活,血清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长时间持续应激可使血压调控机制失调,血压持续升高,造成高血压。

在做好常规护理基础上,心理护理干预是护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得到其理解和支持,将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给她们,分析患者此时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帮助以满足其需求。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一方面能够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了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尤其是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等问题,使得患者能在良好的心态下接受治疗,促进康复。

本文结果显示,采用心里护理的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常规组,说明心理负性情绪对患者血压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缓解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抑郁情绪,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苏琳,王岚.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病学杂志,2012,32(7)

[2]戴乐,汪凯,王维军.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血压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1)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4]凌凤娟.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6)

[3]兰花.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9:42.

[4]赵春生,杨奕芳.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9:1318-1319.

[5]詹艳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