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新法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杨舒淳1李龑1严兴海1王艺颖2金明月1(指导

杨舒淳1李龑1严兴海1王艺颖2金明月1(指导老师)李玉贤1

(1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831100;2湖南中医药大学410000)

【摘要】中药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范畴。“喘贴灵”为中草药穴位帖敷剂,采用常规穴位贴敷方法,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轻症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但对病情严重者疗效欠佳。通过创新性穴位帖敷法治疗哮病缓解期患者,有效率和远期疗效明显提升,可最大限度发挥外治法治疗哮病的疗效的协同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穴位帖敷发泡灸耳穴压豆治疗哮病

【中图分类号】R2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272-02

哮病是内科常见病证之一,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病,也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病之一,是由于外邪引动宿痰,痰阻气道,引起呼吸不利。哮病发病率高,一般认为本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左右。需要终生治疗,且长期的哮病可引起并发症,轻者影响患者的情绪与生活质量,重者危及患者生命。用“喘贴灵”,通过创新选穴帖敷法,并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哮病,经过0.5-1年以上治疗,部分患者缓解期延长,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甚至可停用平喘药物治疗,使疾病向愈。

我院金明月专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制中草药穴位帖敷剂“喘贴灵”[1],属本院内部制剂,曾获昌吉州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临床疗效观察,采用常规穴位贴敷方法,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等病。但对支气管哮喘频发或需要长期服用西药的患者,疗效较差。通过创新穴位帖敷治疗哮病缓解期患者,远期疗效明显提升,有效率可高达98%以上。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1.喘贴灵药物组成:桂枝、元胡、白芥子、细辛、蜀椒、麻黄、干姜等。

2.功能主治:宣肺化痰、理气平喘。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3.用法用量:外用,取本品适量,生姜水调成糊状,取5×5cm正方形胶布,将药糊2g置于胶布中心,正对穴位贴敷2-4小时,局部感发烧或痒痛,有红晕即可取下,或遵医嘱。

4.常规贴敷穴位:天突、膻中、双侧风门及肺腧,共六穴位。

5.创新性贴敷穴位:阿是穴、紫宫、中府、气海、关元、大杼、膏肓。

6.穴位加减:胸闷气憋者加紫宫、中府、胸骨角平第二肋骨小头下缘肋间隙,左右各一;咳嗽较重者加大杼。经期减气海、关元。

7.疗程:病轻之人一般选择冬贴三九、夏贴三伏,每年贴敷治疗6次即可。如果患者可耐受,病重之人泡痂痊愈,即可再行贴敷,7-15天贴敷1次,直至胸闷气憋、咳嗽、气短等症无需借助西药治疗,自行缓解三月以上。

8.适应人群:病重之人一般65岁以下者。

9.选穴疗效分析:哮病其标在肺,起源在脾、肾,与三藏功能失调有关。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能降逆而化痰止喘;中府为手太阴肺经出体表的第一个穴位,善能理肺化痰;华盖宽胸理气;膻中为宗气之所聚,善能调气降逆、宣肺化痰;紫宫、阿是穴是肺门在体表皮部区域,可解痉平喘;气海为生元气之海,具有调补下焦气机,补肾气、益元气之效,关元是三阴经与任脉之会,又为三焦之气所生之处,为培肾固本、补益元气之要穴,二穴合用补肾固本,纳气归元;定喘则解痉平喘;大杼、风门位置较高,乃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之门户,可祛风邪、防复发,咳嗽较频,反复发作者用之捷效;肺俞为肺藏精气输注于背部之俞穴,具有止咳喘、实腠理之效;膏肓俞有通宣理肺、下气平喘、益气补虚、扶正祛邪之效。诸穴配伍宽胸理气、化痰解痉、降逆平喘、纳气归元。药物帖敷可振奋经气,与俞穴相须为用,实腠固表,再借药物的发散、走窜、化饮之性,经皮肤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达到祛除伏饮之夙根,控制复发的目的。

讨论

哮病药物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据临床研究报道,当代医家在总结发挥应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中草药穴位帖敷剂药物组成和所选穴位不断改进,治疗效果逐渐提升,研究报道:穴位敷贴具有整体调节作用[2-5],能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6-7]。有人研究显示,经络系统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立体调节系统[8],经穴的传导感应使中药的活性成分影响到机体其他多个层次的生理功能。临床观察发现刺激穴位可提高肺活量[9-10]。同时作为一古老的中医外治法与西医透皮制剂给药原理相似[11],不但具有透皮给药的优点,而且由于穴位给药,药物成分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它们之间相须为用,产生相互激发和协调作用,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使药物的外治效果优于内服效果。高雪[12]认为可用乌赫托姆斯基优势灶作用来解释:皮肤发泡.无菌性炎症作为新的强兴奋灶,抑制以往的哮喘病优势灶,转移了迷走神经兴奋性,从某种程度上调整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状态,达到平喘目的。另外董征[13]认为新的兴奋灶遗留下痕迹反射,长期的后抑制作用提高了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状态,提高了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了哮喘的发作,是该疗法取得巩固疗效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创新性贴敷选穴位法可使帖敷的药物与俞穴经气相须为用,使药效直达病所,祛除宿痰伏饮之根,控制复发。可最大度发挥外治法在治疗哮病中的疗效的协同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金明月,米丽姑.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390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1994(4):25-26.

[2]夏敏,史红,宋小平.“三九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新疆中医药[J].2009.27(4):25-27

[3]孔凡平.麻芥止咳定喘膏穴贴法防治支气管哮喘1000例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29.

[4]苗广宇,等.火罐+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7(3),368-371

[5]黄勇,刘桂珍.走罐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临床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7(5):28.

[6]李月梅,赖新生,庄礼兴.辨证贴药对过敏性哮喘患者IL一5及ECP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2,22(2):119—120.

[7]王本显.国外对经络问题的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46—248,311—313.

[8]张平.针灸作用机理研究[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7—60,86—192.

[9]陈生,高雪等.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IL一5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9(3),60-61

[10]于雪峰,倪力强,乔世举.中药穴位贴敷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9):72—73.

[11]刘未艾,叶德宝.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04,3(4):59-62.

[12]陈生,高雪,叶小丹,等.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IL-5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9,37(3):60-61.

[13]董征.消喘膏治疗喘息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5,2(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