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糖尿病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的临床观察

马秀丽

马秀丽(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人民医院262400)

【摘要】目的:探讨外路显微手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根据来我院进行手术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进行一般检查后进行外路手术,实验组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显微外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1.9±12.6min)和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0.6±5.2ml)、住院时间为(2.6±0.4天)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1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32-01

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它属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致盲性眼病[1]。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也比较多,如: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等。为了探讨外路显微手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来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2月治疗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中,男性47名,女性33例,患者年龄在49-84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8.4±1.5岁。患者中,29例单个裂孔,6例2个裂孔,4眼3个裂孔。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对自己的手术方案、治疗效果等都知晓并且都同意。

1.2方法

患者来我院后,为了进一步对患者确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可以进行辅助检查,如: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在进行一般检查后进行外路手术,实验组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显微外路手术具体方法如下:实验组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医护人员在患者糖尿病视网膜脱离范围内约13mm地方进行穿刺,处进行穿刺,放去残余的液体,在放去残余液体时可以进行慢慢推压,保证能够排除充分。此外,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冷凝头在患者视网膜脱落巩膜外找裂孔,并且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直至网膜发白为止。然后帮助患者放入硅胶块,并采用手术缝合线进行固定。而在缝合时,医护人员要在显微镜下找准患者的裂孔位置。对于裂孔边缘贴合效果不好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在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过滤空气。所有患者手术后可以让患者使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患者在我院治疗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采用SPSS16.0软分析,并利用t方法检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实验中,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1.9±12.6min)和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0.6±5.2ml)、住院时间为(2.6±0.4天)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1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临床检验指标比较(x-±s)

3.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脱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这种疾病诱因比较多。目前,对于这种眼科疾病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见方法有:冷凝、手术治疗等,但是这种方法效果不好,且治疗后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很大痛苦。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从手术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内路手术和外路手术两种。但是,这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内路手术是过去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手术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缺点比较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外路显微手术在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中使用较多,这种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手术后的感染,且对眼球破坏较轻,对眼内环境干扰较小。

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手术相比优点较多,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视野都比较清晰,操作也比较简单,术后患者复位效果较好。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采用显微对患者裂孔进行定位,这样能够保证手术成功率。此外,患者整个手术过程都是在显微镜下完成,避免了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反复取、戴检眼镜[2]。最后,患者手术后在进行积液排除时也在显微镜下进行穿刺等动作,有效的降低了脉络膜出血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外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复位成功率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丽涛,柳力敏,张媛媛,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1,3l(8):742-744.

[2]郑大凤,冯敏,李琳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7):1289-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