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报告

/ 1

1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报告

文中兰1王继杰1邓莉芳2王华岚1聂

文中兰1王继杰1邓莉芳2王华岚1聂小平2(1湖南省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1100;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1100)

【中图分类号】R5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166-0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初为低热、咽痛、鼻咽部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之后体温突然升高,伴畏寒、无力、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皮疹,病情严重者病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少数患者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病死率高达50%以上。2012年3月19日,我市首次发现1例B群流脑病例,现报告如下:

1一般情况

患者,女,14岁,湘乡市栗山镇石桥人,中学学生,发病前一个月以来未到过外地,每天在学校及家中往返,学校与家相距约5公里。发病前无类似病人接触史,家庭成员无类似表现。2012年3月14日,患者在学校感觉不适,头晕,乏力,由同学送至村卫生室就诊,通过消炎、抗病毒等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无好转,回到教室后有呕吐,即请假回家休息,当天晚上6点钟已出现昏迷,市级医院以“颅内感染:1.化脓性脑膜炎;2.病毒性脑膜炎”收入院。经调查该患者有两次流脑疫苗接种史:2000年1月20日接种A群流脑;2011年10月4日接种ACYW四价流脑。

2就诊和治疗情况

入院检查:T37.9℃P110次/分R30次/分BP100/60Hg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精神欠佳,头晕,有呕吐,非喷射性呕吐,全身皮肤无瘀点瘀斑,有惊厥,颈抗(+),无角弓反张,无克氏征和布氏征;血气分析示轻度代酸,血常规:血液白细胞计数23.8*109个/L,升高;嗜中性粒细胞96.0%,淋巴细胞计数LYM1.1*109/L。

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左室面高电压,FCG阴性。头部MRI示脑膜强化,考虑脑膜炎;脑电图示重度异常脑电图(弥漫性&慢波背景异常);小便常规示尿潜血1+,镜检红细胞4个/ul,脑脊液生化示蛋白定量0.67g/L,IgM2.040mg/L,IgA、IgG正常,脑脊液墨汁染色未见隐球菌,脑脊液抗酸染色阴性,脑脊液革兰染色阴性。入院先后予以“罗氏芬、美洛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地塞米松、速尿”改善脑水肿、“西咪替丁”护胃、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3月17日血培养出“脑膜炎奈瑟球菌”。3月19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检测出“B脑膜炎奈瑟球菌”。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结果确认该病例为“B群流脑”。3月26日该病例痊愈出院,出院时一切指征正常。

3讨论

这是我市首次从流脑病例中分离出B群菌株。是湖南省第二次从流脑病例分离到B群菌株(第一株分离鉴定于2009年2月)。该病例有两剂次的流脑疫苗接种史,由于接种的疫苗不含B群成分,故对B群流脑无免疫保护作用。

近几年,我市流脑每年都存在一定散发病例,发病对象主要在15岁以上的成人组,部分病例由于发病凶猛,来不及采样病例就已经死亡或者未从病人标本中检测出菌株,仅在2008年和2010年各从流脑报告病例中检测出C群菌株。2011年湖南省健康人群带菌率监测结果显示B群占检出菌株的55.56%,目前国内尚无可用的B群流脑疫苗,人群中尚未形成对B群流脑的有效免疫屏障。欧美等国家B群是主要的流行血清群,我市是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接待国外游客较多,不排除B群流脑传入并引起流行的可能,所以要警惕B群输入性疫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