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观察

/ 1

针刀松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观察

周西清

针刀松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观察

周西清(咸宁学院临床医学院中医科湖北咸宁437100)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190-02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用针刀行枕下三角松解术治疗门诊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人45例。结果临床治愈34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结论针刀松解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安全。

【关键词】颈椎病针刀松解枕下三角

针刀医学自问世以来,因起效快、创伤小、疗效好、操作简单、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它解决了许多临床中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众多患者从中受益,笔者就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针刀松解枕下三角治疗45例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为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咸宁学院附属二院门诊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4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70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3个月。

2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制定。①病史: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人若有损伤史、颈部畸形或其他诱因亦可发病。②发病经过及病程:多数为缓慢发病,若有颈部创伤史,也可急性发作,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③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或骨赘形成,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椎管狭窄。④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颈部多普勒(TCD)示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椎基地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慢,搏动指数降低。

3治疗方法

3.1备皮俯卧位,颈前屈,下颌下垫以薄枕,依附于大腿上侧。

3.2定点下项线中内1/3(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附着点)左右各一点,枢椎棘突(头后大小直肌、头下斜肌附着点),共3点。

3.3消毒麻醉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单,用5mL

注射器吸取1%利多卡因5mL依次对以上各点回抽无血后进行退出式麻醉,压迫止血。

3.4操作上项线点刀口线与躯体纵轴平行,垂直皮面刺入,直达枕骨骨面,纵行疏通剥离,切割松解,刀下松动后出刀,压迫止血。枢椎棘突点:刀口线与躯体纵轴平行,垂直

皮肤表面刺入,针刀到达棘突骨面后调整刀锋至左右头下斜肌附着点处与肌纤维方向平行进行松解,切割松解,刀下松动后出刀,压迫止血。术后行对抗牵引1-3分钟,5天治疗1次。

4疗效观察

4.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制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足30%。

4.2结果临床痊愈34例,占76.4%;显效5例,占11.2%;有效4例,占7.9%;无效2例,占4.5%;总有效率95.5%。

5讨论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而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型,发病率高。枕下三角区位于枕骨粗隆两侧,乃头后大直肌与头上斜肌、头下斜肌之间围成的三角区。头后大直肌起于第二颈椎棘突,向上外行于枕骨,头上斜肌起于第一颈椎横突,止于枕骨外侧部,头下斜肌起于第二颈椎棘突,向外斜行止于第一颈椎横突。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左右分出后从第六颈椎横突孔上行,至环椎侧块后侧变向后外侧椎动脉沟内,穿过环枕后膜经枕骨大孔入颅,长期不正确的姿态(低头工作,高枕、损伤)可以使上

述肌肉、筋膜产生炎性水肿、粘连、挛缩或堵塞,致使枕下间隙变小,椎动脉交感神经扩张受限,从而产生临床症状。动态平衡失调学说认为[2],软组织挛缩粘连可使椎体发生移位,这样通过椎间孔的椎动脉进一步受压,加重大脑缺血缺氧,针刀松解可使挛缩的肌肉筋膜张力降低,在人的自身调节作用下并加以手法牵引可使移位的椎体复位,针刀切开筋膜使粘连组织得以分离,局部蓄积的组胺、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氧自由基等体液因子得以释放口[3],并使周围循环血液迅速进入病灶部位,使之得以修复,这样直接改善了脑供血,同时解除了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所受的异常刺激,使痉挛的椎动脉得以扩张,血液循环改善,故治疗效

果明显。实践证明,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

[3]吴绪平,张天民.针刀临床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