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文本信息鉴赏语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如何借助文本信息鉴赏语言

常春颖

◎常春颖(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中学,北京大兴102615)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52-02

摘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就是一种魅力,鉴赏表现力语言的方法有:抓修辞、抓用词、抓手法、抓“句式”。初中阶段对语言的赏析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抓修辞、抓词语的运用。赏析时要赏出表达效果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语言;鉴赏;文本信息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或光艳耀眼,或朴素大方,或纤巧细腻,都是一种魅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往往蕴含作者的情感、作品的内涵。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方法:抓修辞、抓用词、抓手法、抓“句式”。初中阶段对语言的赏析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抓修辞、抓词语的运用。

一、抓修辞

修辞分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反复。

要求:掌握修辞方法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一)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某事物的某(些)特点,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如:“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把“覆盆子”比作“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覆盆子形状圆润又晶莹透亮的特点,让读者具体可感。——(比喻)

(二)拟人:生动地表现某事物的某种情状,往往能传达出作者十分鲜明的感情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赏析]生动地写出了春天里桃树、杏树、梨树花开繁盛热烈的情状,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欣喜欢快之情。

(三)夸张:对某事物(状况)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突出某一事物的某特点。

例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赏析]“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一句通过对太阳炙烤铜牌给人主观感觉的夸张描写,写出了太阳的毒辣,从而突出了天气的酷热。

(四)排比:集中表现某人、物的某种(些)特点(内容);节奏整齐,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富有气势。

例1:“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一切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赏析]用两组排比句写出了暴风雨降临时一片混乱的情景。排比的运用使语句节奏急促,更能突出当时混乱紧张的情形,让人如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暴雨中一切纷乱无序的紧张气氛。

例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赏析]用一组排比句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细密、闪亮、柔长的特点,句子节奏整齐,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富有美感。

(五)反问: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例句: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斗争中曾经发现过吗?

[赏析]运用反问,加重语气,强调了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在“三反”“五反”中曾经发现过。

(六)设问: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的气势,引起读者的注意,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赏析]这个设问句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的思考,谁是最可爱的人?

(七)对偶: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读起来节奏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炼,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赏析]“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读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八)反复:可以突出强调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用于一般文章可使脉络清楚,用于诗歌可增加旋律美,加强节奏感。

例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

[赏析]“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二、抓词语的运用:抓动词、形容词和叠词

(一)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某事物的某种情状或某特点。

例句:“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如:

[赏析]“笼”生动地表现出春雨轻烟般轻柔、细密、弥漫眼前的情状。

(二)形容词:细致地描摹出某事物的某特点。

例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微黄”写出了冬日夕阳冷而不艳的特点;“微微”一词细腻地写出了在冬日夕阳映照下雪,反射出的粉色非常淡、若有若无的特点。

(三)叠词:表现人物(事物)的某特点,带来一种音韵之美。

例句:“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贾平凹《月迹》

[赏析]这一系列的叠词既写出了月光下桂树粗壮,枝叶稀疏,花苞饱满而即将开放的特点。同时,读来又给人一种音韵的美感,别有一番情趣。

审题时,要看题干是否有限制;若没有限制,最好能选择两个角度进行赏析。赏析时要赏出表达效果和情感体验。即:

表达效果:运用修辞方法、词语或某种手法写出了人或物的某特点。

情感体验:作者的情感、读者的阅读的感受、句子的深刻含义。(根据具体语句选择其中一方面即可)

以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为例:

题目:请你从文中的(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甲)它付出了几万年的代价,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手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身躯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和希望已久的光明。

(乙)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甲)句:

[解析]文本信息:地下森林已冲破重重艰难顽强地生长起来并已蔚然成林了。

作者情感态度:赞美、崇敬

鉴赏角度:修辞、用词

[赏析]这个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地下森林在困境中艰辛成长和执著追求光明的情状。其中“苦苦挣扎”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地下森林成长的艰辛与不屈,“伸向”表现了它对光明的渴望与执著,而“背”一词则表现了阳光对地下森林的冷漠与不屑。表达了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崇敬赞美之情。

(乙)句

[解析]文本信息:蔚然成林的地下森林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色。

作者情感态度:赞美、欣喜。

鉴赏角度:修辞、用词。

[赏析]这个句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地下森林在艳阳的照耀下五彩缤纷的美丽图景。其中“跳跃”一词写出了阳光此时对地下森林的喜爱与钟情,而“墨绿”“金色”“橘黄”“火红”这些表现色彩的形容词既为我们展示了地下森林的蓬勃发展,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缤纷的图画,给人一种色彩的明丽斑斓之美。

由此我们总结出了鉴赏的方法:

1.掌握必要的知识(修辞、用词的作用)。

2.整体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与作者情感。

3.根据要求或语句选择好鉴赏的角度。

4.把握好表达效果与情感体验两个层面。

5.锤炼好语言力求简明生动地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