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研究

卢启光

贵州省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福泉550599

【摘要】目的:旨在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之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切实可行的急救措施。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案为主,随机筛选2014年-2015年间的创伤死亡患者信息和相关临床资料等,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患者性别内容、患者年龄内容、患者气管插管内容、清创止血内容、院前实施救治时间内容和ISS评分、GCS评分内容,随之将变量要素融入到因素分析过程中。结果:150例死亡患者中,院前死亡人数为80人,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可看出,死亡人员核心创伤部位为头部、胸部和腹部,而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群体以中青年居多,150例死亡患者中,患者平均年龄在30-60岁之间,其所占总人数比率的50%,由交通事故引起的外科创伤死亡患者所占比率为59.3%,年龄要素和机械通气要素以及各类评分要素均是急救外科创伤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年龄内容和急救水平内容以及创伤评分内容,需要适时进行院前急救强化,随之最大限度上的进行患者病因诊断,以至稳步提升创伤患者救治的基本成功几率。

【关键词】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因素;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9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急诊外科创伤治疗水平有所攀升,社会也因此对其提出较高要求,所以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稳步提升创伤救治成功率,这也是医务人员群体共同面临的挑战与任务。应进行现场反应能力强化,之后在此基础上促使现场急救人员在严峻时间范围内实施急救创伤处理,与此同时,制定规范化救治标准和可行性高的救治原则,特殊情况予以特殊处理,保证创伤救治手术可以顺利就行,有效提升创伤救治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14年-2015年间的150例创伤死亡患者信息,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为40例,前者与后者各占总数比率为76.5%和23.5%,病人发病年龄在2-73岁之间,其平均值为42.5,经调查发现,院前抢救无效死亡患者为100例,占总死亡比率的60%,患者发病到患者自身伤害处理时间为5min-6h,所救治患者创伤成因主要分为交通事故内容和重物创击内容以及刀具砍伤内容等,而高空坠落也是主要成因之一。

1.2救治方法

从创伤死亡患者临床资料信息角度加以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大多数外科创伤患者中均会存在一定的失血休克现象,所以急需进行重组静脉通道创设,从而更好更优的进行人体液体补充,达到高效循环的主要目的,以至有效改善患者供血状态和对应患者供养状态。创伤患者病情评估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诊断模式明确,全方位、多角度的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尽量保持患者自身呼吸道始终处于呼吸流畅状态,合理降低呼吸机设备使用标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针对病情危急患者和呼吸困难患者应该使用呼吸机设备帮助其顺利呼吸,必要条件下,还要对患者相关情况实施综合检查。

2结果

150例死亡患者中,院前死亡人数为80人,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可看出,死亡人员核心创伤部位为头部、胸部和腹部,而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群体以中青年居多,150例死亡患者中,患者平均年龄在30-60岁之间,其所占总人数比率的50%,由交通事故引起的外科创伤死亡患者所占比率为59.3%。由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急诊创伤患者死亡人数最多,占总人数比率的60.5%,高空坠落死亡人数次之,占总人数比率的23.5%,剩余死亡原因主要涵盖了重物创击内容和刀具砍伤内容,这些类型占总人数比率的14%。

150例患者临床资料中显示,致使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为患者年龄内容、机械通气内容、GCS评分内容和ISS评分内容,还有就是急救医务工作人员的现场急救状况。

3.讨论

多种因素存在造成了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通过因素分析才能探讨出切实可行救治策略,年龄因素、机械通气因素、各类评分因素实为主要内容,院方应该构建高质量的急救团队,随之构建高水平的医疗结构体系和快速应急反应机制,通过准确创伤评估、科学伤势诊断来及时发现患者症状所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院前急救强化和院内急诊外科救治质量提升,此二者是有效提升救治几率的根本保障。

3.1团队建设

高质量、精细化、专业强的救治团队组建尤为重要,因为其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核心基础,身为急诊医务人员,应该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随之融入先进救治技术挽救患者生命。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成效,取决与急救水平要素和急救质量要素,高效缩短患者病情明确时间可为后续急诊谋取充裕救治时间,奠定优良基础,所以需要医疗人员具备扎实的创伤理论知识根基,拥有娴熟的操作技能。

3.2机制建立

第一点就是在医务团队接收指令后与医院通讯机构和交通部门等做好及时沟通与联系,与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之间保持紧密联系,目的就是为了到达事故现场后可以及时为患者提供质量保证,全方位降低死亡率;第二点要求相关医务人员具备应急反应能力,此类能力是衡量创伤救治的核心评定标准,针对重伤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及时救治,可以大大提高救治几率以挽救患者生命安全,重伤后即刻死亡和初期死亡二者在死亡峰段中占有超高比率,所以若有任何差池都会使得患者丧失生命,只有建立优质反应机制和拥有优秀操作技能才能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

3.3分析评估

工业化进程加快,预示着工人数量增加,工地保障缺失致使高空坠落成为创伤主要原因,加之社会发展使得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因而造成了交通事故频发,冲突性事件中,斗殴、砍伤等也尤为致命。针对上述情况均应作出准确的伤情评估,为后续治疗和抢救奠定基础,筛选GCS评分模式,帮助医疗人员了解患者自身神经系统现状,提升结果预测效果和质量;ISS评分过程中,检测创伤程度,以便医疗人员操作过程中将此作为依据。无论院前急救还是院后抢救,都应进行及时的伤情评估,患者伤势严重状态下,需要及时的进行伤情评估,与此同时,还要实施患者胸腔评估和腹部评估以及盆腔评估等,大出血休克患者还要进行损伤控制限制性液体复苏。

综上所述,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因素多种多样,医疗救护人员只有了解死亡危险因素,做好评估工作且具备优良应急能力,才能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保证患者安全,从而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救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晓丽.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

[2]王永中.面部外伤的急诊整形外科治疗[J].中外医疗.2013(19)

[3]潘瑞钰.严重创伤1682例急诊救治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

[4]马兴建,黎玲.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