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临床N分期所产生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临床N分期所产生的影响

胡晓凤

胡晓凤(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影像科2236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分析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临床N分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例完整可靠。总结患者的CT表现,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CT对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对临床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患者使用CT诊断准确17例,误诊和漏诊13例,与病理诊断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对30例患者临床N分期的诊断价值低于病理诊断,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对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N分期评估价值较低,对患者诊断准确率较低;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会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临床N分期产生影响。

【关键词】陈旧性肺结核非小细胞肺癌CT临床N分期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48-02

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其发生率可能达到0.5%左右,且正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近年来,肺癌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而合并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人数也逐年增多。同时,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也缺少特异性,肺结核与肺癌的症状相互影响,使临床诊断更为困难。我院为更好地提高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探讨研究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分析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临床N分期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资料完整可靠。

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41~68岁之间,平均为55.65±6.02岁。其中17例患者有长期的吸烟史,18例患者有明确的肺结核病史,其余12例患者为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为:咳嗽和咳痰19例,咯血7例,呼吸困难6例,胸闷和心悸6例,胸痛7例,背部疼痛5例,发热3例,消瘦3例,颈部有包块2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CT诊断。仪器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诊断仪。扫描条件为:80~120mA,层厚为1~2mm,120KV,螺距为1.0,CT重建为1~5mm。在常规扫描结束后,从患者的肘静脉注入对比剂优维县,速度为3~4ml/s。螺距为1.25,扫描从患者的膈肌到肺尖处。

1.3观察指标总结患者的CT表现,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CT对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对临床N分期的诊断价值。肿瘤N分期为区域淋巴结分期[2],N0为无淋巴结转移,N1为有1~6个淋巴结转移,N2为有7~15个淋巴结转移,N3为有16个以上淋巴结转移。

1.4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0.05时,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准确率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

2结果

30例患者使用CT诊断准确17例,误诊和漏诊13例,与病理诊断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对30例患者临床N分期的诊断价值低于病理诊断,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0例患者中,肺结核与肺癌位于同侧同肺叶18例,其中右肺上叶6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上叶5例,左肺下叶4例;患者CT有斑片状影7例,有纤维条索影6例,有结节状、球形病灶13例,有胸膜增厚4例。肺结核与肺癌位于不同肺叶12例,其中肺癌表现为:结节样影8例,斑片影2例,肺不张2例;肺结核病灶表现为:纤维增生病灶6例,干酪样坏死6例,粟粒样病变3例,结节状病灶4例,空洞4例,钙化2例,胸膜增厚2例。增强扫描发现:30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病灶强化不均匀,且内部有低密度的小片状阴影。

3讨论

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5年生存率较低,仅为15%,而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在临床中也较为多见,且研究发现,仅20年内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其发生肺癌的危险程度会高出2.5倍[3]。而一旦肺结核合并有肺癌,会导致其误诊率与漏诊率增加。

CT是临床诊断肺癌、肺结核的有效影像学诊断方法。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肺部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CT可以对肺癌的肿块形成较为清晰的显示,能够观察到病灶是否为卫星病灶,病灶内的钙化点,有无空洞和淋巴结肿大,进而诊断肺癌与肺结核[4]。

本文探讨研究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分析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临床N分期的影响。从结果显示,CT对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诊断中,其CT诊断准确率较低,CT对临床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也较低。而临床N分期的核心是对患者的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以决定在临床工作中是否进行淋巴扫描及扫描的范围。使用CT对淋巴结的诊断主要依赖淋巴结的形态,包括直径、位置、钙化及增强情况[5]。而肺癌患者多伴有淋巴结转移,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也会累及到肺门和纵膈淋巴结,导致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且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也会抑制人体的淋巴细胞,导致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增殖,加速患者的癌变过程。因此,根据CT淋巴结形态对肺结核合并肺癌进行诊断的价值并不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也较低,30例患者仅有17例患者得到了明确诊断。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陈旧性肺结核形态多样,可能有纤维条索样、散在结节等[6],并会有钙化点的出现,这些均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征象相似。且如果肺癌与肺结核位于同一侧肺叶,更容易彼此掩盖CT征象。

综上所述,CT对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N分期评估价值较低,对患者诊断准确率较低;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会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临床N分期产生影响,需要医生联合其他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谢春英.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表现及临床误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057-1058.

[2]李传资,陈向红,黄菁慧等.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及其肺内占位CT特征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401-2403.

[3]刘连荣,张雪君.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表现[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2):270-274.

[4]董琼雄,郑浈浈,黄钥潘等.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09(3):40-42.

[5]赵铭,陈晓峰,刘鸿程等.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1951-1953.

[6]圣文,宋承东.肺结核性空洞与肺癌性空洞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392-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