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试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跃科

刘跃科(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东风电厂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机制,是当代成功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预警机制

管理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检测评估,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一、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意义

内部控制的发展由来已久,然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风险的存在不容忽视,对于风险的认知与管理必然成为内部控制新的动力与发展方向。因此,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深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有利于补充与丰富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企业实现管理对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企业价值与竞争优势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而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发挥其预期作用,对风险管理的认真学习与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尽管有许多人在谈论风险,部分企业已经实施了风险管理,但总体来说,实施的效果仍不尽如意。这与各企业对管理所包涵的内容、程序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有很大关系。因而基本风险管理框架的研究可以帮助各企业明确风险管理的内涵,指导企业构建风险框架,从而有利于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理念就是将企业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流程等各个环节,而战略的制定、策划与执行需要企业在营销、生产、人事、信息、研发、财务等各方面持续加理,并保证组织内信息流动的畅通与沟通的便利,这些都与风险管理框架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进而将其转化为实践运用,对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意识淡薄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的或者间断性的,意识到了就进行管理,事后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将其抛掷脑后;二是企业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降低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企业本来应该以追求长远利益、获取最大利润为根本目标,但是有些企业却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某些行为决策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往往对所投资的项目的风险不能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从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近几年来,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管理队伍的人员,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但法律、准则、制度却懂得不多,还有部分管理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造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混乱,还有一些企业领导对管理制度、管理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

(三)缺乏独立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但从企业的情况来看,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没有一个协调的部门。这种分散管理的做法使得企业系统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高层管理者更是无法清楚了解企业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同时,分散管理还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

(四)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评价预警机制不完善

风险预警是监管部门通过对事先确定的风险监测指标进行追踪监测,及时发现监管对象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向上级监管机关和有关部门包括当地政府、风险机构的上级管理部门及风险机构本身传输并提醒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进行提前防范和及时化解风险的过程。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风险预警,引起风险机构本身、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主动地共同采取超常规的化解措施,使已形成的风险得到适时稳妥地化解,避免引起社会动荡与区域性风波,同时强化系统全员或更大范围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警惕出现新的更大的风险,使潜在的风险被消灭在萌芽之中。而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这必然形成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企业观念,提高企业风险意识

增强管理层的风险控制意识。管理层应通过其言行,自上而下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氛围。首先,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作深入研究,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其次,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和重视业务上的风险估计来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传递管理层的政策导向。这样,有利于培养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使每个员工都能意识到,控制和防范风险并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任务,每个员工和部门都必须加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

(二)完善内部控制

机制可围绕政策决策、制度建设、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价四个环节,形成内控各体系。按照国际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的特点和要求,提高我国的风险管理水平,关键是要在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围绕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发展和完善。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管理业务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中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积极寻找防范风险的办法,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要改变以往对风险管理的偏见,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三)提高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良好运行,就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职业判断水平。并且国有企业要制定有效的用人政策,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加强风险管理人员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能力,除了应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丰富实验经验外,还应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为防范及规避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与生产、销售、财务等相关的目标,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在充分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后,要对固有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同时重点评估剩余风险仍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单位管理层在评估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成本效益之后,要选择一系列措施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之内。

(四)建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加强,商业竞争与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不能只注重单一的风险管理,而应将案件风险、操作风险、信用率风险、管理风险及其他风险以及包括这些风险的各种商业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依据统一的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算,依据所有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企业要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经营风险,实现效益,就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方法,将案件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及其他风险归纳到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对这一体系进行加总。首先要在适应企业股权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建立在理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其次要改变以往企业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最后在风险管理的执行阶段,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的完成体系。

(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评价预警机制

企业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评级法,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信息,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各项决策和业务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及时协调解决内部控制中的问题,消除信息传导失真,有效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年8月;

[2]郭建、赵英杰.《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期;

[3]何庆光、王玉梅.《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