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系统性评估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系统性评估及护理

夏继英

夏继英

(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一病区201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系统性评估及护理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的实用价值。方法:根据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所接收的13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情况来看,由于所评估的活动能力的等级不同,将分为无活动能力组、活动能力下降组及自理组。根据评估结果表明,无活动能组、活动能力下降组和自理组这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及患者数目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无明显外伤或者跌倒病史的没有统计学差异。同时,经过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来应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式,且术后恢复效果也相当明显。结论:经过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之后又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系统性评估;系统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278-01

我们都知道,老年人身体中的钙流失是十分快的,而钙的急剧流失就会是老年人换上骨质疏松等疾病。在这种疾病的缠绕下,使得老年人的自主能力及生活能力逐渐降低。而医学上所常说的椎体骨折等疾病也是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所引发的,当这种疾病发作时,会使老年人出现疼痛难忍的现象,更严重的会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在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所接收的135例患者中,医生为这些患者都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这种手术治疗方式不仅创伤性较小,而且还不会给老年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治疗方式也比其他方式的治疗效果显著。所以,这种手术治疗方式比较适合治疗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这一疾病。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所接收的13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情况来看,年龄在60—83岁的患者有37例属于男性,而女性患者则有98例,从这一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患者人数要比男性患者人数多。且根据临床护理表明,在这135例患者中,没有活动能力组的56例,年龄平均为70.2岁,发生骨折椎体的数目平均为2.4个,其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40例;在64例的活动能力下降组的患者中,其平均年龄为61.3岁,骨折椎体数目为1.87个,男性为14例,女性为50例;15人的自理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2,骨折椎体数目为1.05个,其中男性患者有7例,女性患者有8例。我们从这一系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1.2治疗方法

对不同组的患者进行数目、年龄、性别及骨折椎体数目等项目的统计,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表明,在所有的病例都接受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后,并对这三组患者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护理措施,例如:对没有活动能力组的患者采取全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由家人及护士的全程护理,再以床上体操及腰部肌功能锻炼来进行巩固治疗;对于自理患者,主要是要让患者自行完成生活护理,并伴床上体操和腰部肌功能锻炼,为患者的康复节省了时间。

2.结果

通过系统性的对这三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价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在这三组患者中,患者数目、年龄、骨折椎体数目及性别比例都具有统计学差异。并且经过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后,即便是不同的护理,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也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3.讨论

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发病人群、年龄、各不相同,其中,无活动能力的患者通常年龄较大,能自理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小。并且发病症状越严重的患者椎体骨折的数目相对较多。同时,在这三组数据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女性患者的数目要远远多于男性患者。在对患者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我们还这三组患者进行了随访工作,例如,ADL法,只是一种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测量的方法,得分越高的患者证明他对护理的依赖性越小,相反,分数越低则代表依赖性越大。同时,并采用了OLBPDQ法来测量患者有无功能障碍情况,分值越高的反而功能障碍越严重。结果表明,三组患者在采用了经皮成形术后,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使得三组患者均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使得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且合理的使用。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从对这135名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发现,经过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是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的。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过较为严重的骨折后会影响其自身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经过椎体骨折后的患者,更需要长时间的在家卧床休息。而这种长时间的休息会导致患者出现其他的并发症,例如,循环呼吸系统功能的下降等症状。这些并发症的产生也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而定,可为患者安排较为简单的锻炼活动,以此来增强患者自身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患者的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来讲,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后,并给予了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康复节省了时间。

【参考文献】

[1]靳青,余兴艳,张延晖等.护理干预对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1029-1031.

[2]袁莉娜,冯润.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3):230-232.

[3]蒋冬萍,苏德春,高倩等.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高危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6):2465-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