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支援无药物预防的防疟工作体会

/ 2

非洲支援无药物预防的防疟工作体会

王秋生吴清华贾锐

王秋生吴清华贾锐(解放军第252医院骨科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342-02

疟疾是一种以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疟疾分布遍及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国家或地区。在我国,由于大力开展防控工作,疟疾年发病率已从50年代的126.41/10万降至2000年的1.94/10万[1],除海南省和云南省之外,其它各省已基本消除恶性疟[2]。近年来,由于我国派出国际维和部队及非洲医疗支援的人员不断增加。对于短期工作人员,尚可采取口服抗疟药物给予预防,但维和时间多为8个月,有些甚至更长。疟疾尚无有效疫苗面世[3],大多采取口服抗疟药物来预防疟疾。药物长期使用易引起耐药株,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一定影响[4]。医疗分队在赴利比里亚工作的8个月期间,在无抗疟药物预防的情况下,采取综合的防蚊措施,有效的控制蚊虫密度,减少了叮咬的机会,降低疟疾的发病率。为完成非洲支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报道如下:

1当地疟疾预防的形势严峻

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由于其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医务人员奇缺、人民极度贫困,造成疟疾、肺结核、黄热病、艾滋病在当地流行。疟疾发病率极高,占患者总数的47%~53%,且95%以上为恶性疟疾。蚊子带虫率达到97%。一旦被蚊虫叮咬,感染疟疾的机率很高。由于我国的大力防控,多数地区疟疾已经基本消失。根据早期我维和医疗分队医疗保障期间统计,驻地维和部队疟疾发病率达20%~25%。如此高的带虫率和发病率,使我们的防疟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2医疗队利比里亚防疟工作情况

2.1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疾病的了解,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我国为疟疾的非流行区,赴非人员为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出国前加强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及防治手段。了解非洲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针对性制定防疟措施,消除畏惧心里,提高防疟意识。由于当地为高疟区,蚊虫密度高。

2.2根据当地疟疾的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综合防护措施

利比里亚恶性疟疾占95%以上。恶性疟是由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感染所致的传染病,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是感染疟疾的唯一传播途径。采取保护、预防措施减少蚊虫叮咬显得尤为重要。(1)首先整治周边环境,减少传染源:

由于所在地灌木丛林茂盛,尤其是雨季,频繁下雨湿度大,蚊虫极易滋生。随时疏通周边沟渠,填平坑洼、清除积水,铲除四周杂草,有效减少蚊虫的滋生地。(2)室内外消杀,降低蚊蝇密度:在关键区域安装灭蝇、灭蚊器,24小时扑杀停落的蚊虫。生活区内每15mx15m=225m2安装一个灭蚊器。安装方法:灭蚊器高度距地面1.5米,每个灭蚊器间距保持在15米内,安装在开阔、易发现的地方,远离门窗。周围无树木、物品阻挡,并在灭蚊器上安装避雨罩。除敌(Crackdomwn)杀虫剂按1:100倍稀释,喷洒密度:20ml/m2。每周一次对厕所、垃圾池、树木、墙面等进行残留性杀虫剂喷雾。每两月一次进行室内滞留喷洒。有效的降低了蚊虫密度,从而降低被蚊虫叮咬。(3)双层纱帘倒开法,驱蚊蚊帐的使用:室内穿着较少,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多。纱帘在板房门内、外两层安装。为防止边缘卷曲,中央安装横杆,下缘用10cm帆布包边。并将纱帘靠近出入侧固定。从而保证进、出房门有一侧纱帘关闭,尽可能防治蚊虫从房门进入。厨房、洗漱间安装纱窗、纱帘,定期检查纱窗是否有缝隙。长效驱蚊蚊帐作为室内控制蚊虫的辅助手段。驱蚊蚊帐经药物处理,下缘50cm为双层。睡觉前检查蚊帐四周,确保不漏缝隙,帐内没有蚊虫。(4)根据时间、地点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按蚊活动的温度范围为10℃-35℃,早晨、傍晚和雨后蚊虫活动较频繁。要求人员这些时段着长袖上衣及长裤,以保护机体免受蚊叮咬。外出工作时,为防止蚊虫叮咬,需有效的户外防护。暴露部位涂抹驱避剂,用二氯苯醚菊处理衣物,衣服适当宽松些。长时间静止不动、蹲姿时衣裤与皮肤间隙减小易被叮咬。因此尽量多活动,减少蹲姿操作。

3防治效果

所有人员定期、疑似者随时进行疟原虫检测,经血液涂片染色,共有3人检出疟原虫,均为男性,感染率为6.97%(3/43)。疑似1人,对疟原虫检测阳性者及疑有感染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回国后半年、一年后两次疟原虫检测均为阴性。

在无药物预防的条件下,工作人员的疟原虫感染率及疟疾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所采取的综合预防措施是有效的、可行的。防止了因长期服用预防疟疾药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尽管采取综合防护,仍可被疟原虫感染而发病。一旦怀疑发病,需及时治疗。

安全有效的疟疾疫苗可能是预防、控制疟疾的有效途径。科学家研究红前期疟疾疫苗、红内期疟疾疫苗、传播阻断疫苗的工作进入临床试验[5],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发明出有效预防恶性疟的疫苗。

参考文献

[1]焦岩,孟庆跃.我国疟疾防治形式、政策干预和挑战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20.

[2]张性益.我国疟疾现状及防治[J].应用预防医学,2008,14(2)增刊:13~16.

[3]NussenzweigRS,LongCA.Malariavaccines:multipletargets[J].cience,1994,265(5177):1-381-1383.

[4]戚金荣,王兴刚,李子建,等.驻苏丹维和官兵服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预防疟疾情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9,26(3):36-37.

[5]曹俊.疟疾疫苗现场试验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杂志,2008,26(6):47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