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规范化护理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规范化护理管理

周继萍丁兰余婷杨通念

周继萍丁兰余婷杨通念(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云南昆明650032)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126-03

【摘要】目的探讨引入管理理念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从住院到居家的规范化护理对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52例住院期间按护理流程图进行护理,建立管理档案,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居家护理,定期随访。结果出院6个月内52例均未出现并发症而终止透析。结论引入管理理念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从住院到居家的护理,能有效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

【关键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管理理念护理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替代疗法,CAPD不影响患者工作、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安全有效、可在家中进行。目前已有大量透析数据分析显示在开始透析的前3年中,CAPD患者比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高[1]。因此CAPD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但持续性腹膜透析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长期进行CAPD对患者的自觉性、依从性要求很高,因此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退出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极为重要。本文对2001~2010年在我科行CAPD患者采取的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52例病人行CAPD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41~72岁;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23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18例,高血压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11例;均采用百特公司生产的腹透液进行治疗。

2树立护理理念

成立专职护士,树立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对CAPD患者实行治疗干预和康复干预并重的诊疗方案,开展“5E”的康复工作,即以教育(Education)、鼓励(Encouragement)、锻炼(Exercise)、工作(Employment)、评估(Evaluation)为原则,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全方位的治疗和调整,逐渐将整体护理深入到居家社区透析[2]。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相关支持系统的运用。

3规范护理措施

3.1临床期护理将管理理念运用于临床期CAPD病人的护理,制定护理流程图,具体操作如下:

3.1.1围手术期专职护士遵医嘱进行术前准备,并介绍CAPD透析原理及透析系统。术后返回病房后,专职护士协助病人取半卧位,观察腹部切口敷料并应用腹带,测量生命体征。

3.1.2术后由专职护士从术后第2天起,根据对病人的评估情况对病人实施培训计划。病人及家属进行个体化的理论和操作培训:第一步、CAPD换液步骤及记录本的使用,强调六步洗手法和戴口罩的重要性以及导管出口处的护理方法;第二步、腹膜透析过程中易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如引流不畅、管路阻塞、脱管、操作不当导致管路污染、管路渗漏、血性腹透液等);第三步、饮食管理及活动方式培训,指导病人制定饮食计划,鼓励病人多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第四步、介绍腹膜炎的防治知识;第五步、对病人和(或)家属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护士遵医嘱行腹膜平衡试验;第六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腹膜透析液的领取与存储方法,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外接管定时更换,留取咨询电话等。

3.2居家期护理管理对于CAPD的患者,出院后均需回家继续进行腹膜透析,因此CAPD的护理不应随着病人的出院而结束。对居家透析病人实行有效的培训和管理,对提高家庭腹膜透析的护理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限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同时居家期护理也是对临床期护理管理措施的评价过程。

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3.2.1建立家庭随访体系由专职护士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制订随访计划,使患者在院外得到正规、系统、科学的专科指导和治疗干预,有利于及时消除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2情志管理专职护士有必要了解居家腹透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指导其解除情志失调。首先,通过家访、电话访问、门诊的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途径。其次协助解决患者社会、家庭问题。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的支持作用。让家人参与培训考核,共同承担病人的透析护理工作,使其有一个关心体贴的家庭护理环境。最后应鼓励病友之间互相联络、倾诉、交流透析护理心得,行成一个信息、情感支持系统,护士在中间起到教育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3.2.3预防腹膜炎和出口处、隧道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研究表明使PD患者转向HD治疗的主要原因是腹膜炎及PD通路的建立失败[4],所以腹膜炎和出口处隧道感染的预防在居家护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的主要措施有:①帮助患者评估家中进行换液操作的环境是否合乎要求。②对患者的操作进行考核指导。③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肠内毒素可进入腹腔,诱发腹膜炎的发生。避免穿紧身裤,彻底洗澡,沐浴液专用。勤换干净衣服、被服。④提醒患者在工作、活动时注意透析短管的固定与防护,避免过度牵拉、扭曲造成出口的机械性刺激,引发局部炎症。⑤告知患者观引流液的颜色、量,引流液混浊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3.2.4营养饮食管理营养不良不仅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合并症和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5]。所以腹透患者的营养饮食护理十分重要,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保证每天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根据自我效能理论[6]让患者参与到饮食的管理中来。帮助患者根据食物成分配备饮食,尽量保证患者的正常食欲和消化功能。控制饮水,量出为入,根据腹膜超滤量和尿量饮水,预防容量负荷过重。

3.2.5透析充分性管理指导患者观察有无恶心、呕吐、乏力、味觉异常、失眠、水肿等症状,如出现或加重则应及时到门诊检查,对透析方案进行调整。每月到医院门诊监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血脂、电解质、测量干体重等,以评估透析的充分性,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

3.2.6建立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定期更换短管情况,每月用药量情况,随访情况,透析方案的更改,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4护理结果

52例在出院6个月内均未发生与腹膜透析相关性并发症。

总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因其优点使其在治疗终末期肾病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腹透置管术后,腹膜透析患者均需要回家继续行腹膜透析。而居家患者在持续治疗及自我护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透析方案的调整、腹膜感染的预防、心理和饮食的指导等,都需要在专职护士的指导下得以解决。因此,如何将我们的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护理,并将先进的护理理念融入到其中,延长腹膜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患者建立一个广泛的支持系统,成为我们今后持续不卧床腹膜患者护理管理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Wait-KeiLo.Peritonealdialysisutilizationandoutcome:whatarewefacingPeritDialInt2007,27(Suppl2):S42-47.

[2]汪涛,王兰.加强护士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33.

[3]韩莹雯.家庭腹膜透析32例的护理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55.

[4]曾菊兰,曾伟娴,黎秀娟.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不同护理方法对比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1433.

[5]程书霞,刘玲玲,吴正香.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医学信息杂志,2011,24(1):64.

[6]Bandura,Albert.Self-efficacy:Theexerciseofcontrol.NewYork:W.H.FreeMan,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