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积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如何加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积极性

彭莲

【摘要】:语文课程中,预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践证明,预习是学生最重要也是最应当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上好预习指导课,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重视课前预习检查,让预习真正落实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让预习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关键词】: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自主学习、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日渐深入,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探究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1、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增强课前预习意识。树立学生的课前预习意识,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课前预习,树立学生的课前预习意识,落实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则是产生兴趣的重要的心理内因。对于新的知识,新的课文,小学生天生就具有好奇心。作为教师就要保护这种好奇心,在新课教学之前,要先研读课文,设计、布置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学生喜欢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对即将要预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预习新知的兴趣,为引起学生重视,在不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前提下,可以布置家庭作业时就只有一样课前预习作业,这样就使学生知道:课前预习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作业,作用很大,必须很好地完成。同时根据各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班级里设立一些课前预习作业的表扬、奖励制度,保持学生课前预习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时,迸发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强大,就能更好地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就能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就能慢慢地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前预习作业做好了,这为学好新课铺好了坚实的基础,课堂上,教育教学任务就能顺利完成,就能出效果。2、指导课前预习方法,关注课前预习质量。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依据学段特点,明确预习任务。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层次水平也应有所不同。要想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确预习时该做哪些事。任务越明确,预习的效果越好。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自身经验积累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且简单易行的预习任务,如①先自己独立练读课文两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把课文读给家长听。②用序号标出自然段。③圈画出文中生字。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实践经验,阅读能力相对提高,他们的预习任务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如①圈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②画出文中让你有所感触的句子,在旁边写好体会。③提出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高年级的学生就需要能在预习中联系已有经验及知识积累,运用多种形式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如①读课文,标注小节号,圈出自己不理解或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阅工具书的方式解决,并做好摘录。②画出感触较深的词句,做好批注。③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并写在空白处。④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并把搜集到的资料概括或摘抄到课文相应地方。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明确学生预习的任务,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1.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流利地读课文。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学生,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主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标上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词、成语,不理解的词句,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然后给生字注上音,并将生字词写会。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试着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写出批注。5.拓。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3、注重督查激励,培养课前预习习惯。教给了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如果不去实施,那也是徒劳。所以督查激励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督查激励。具体做法是:刚开始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老师亲自督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表扬或指出存在的缺点,而最好就是采用表扬的手段。激励与表扬,是激发学生乐学,愿学的动力。自古以来,教育界就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法。因此对于完成的好的同学大加赞扬,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会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或批评。二、问题解决的成效分析通过开展“学生课前预习积极性的策略研究”活动,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活动中我们通过研读课文,布置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学生喜欢的预习作业,指导学生如何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积累材料,引导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预习新知的积极性和兴趣。“善于表现和希望被认同”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通过变换方式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关注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保护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提问给了学生充分展示预习结果的机会,这既是对学生预习结果的检查,又是学生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提问、组织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得到师生的认可,进而产生成就感,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抓住机会,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真切地体验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提升课前预习积极性和兴趣。无论是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还是课堂中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我们都根据小孩的年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让孩子能轻松愉快地接受,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参与课前预习,这样既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关关键词

课前预习 有效性 策略 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日渐深入,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ldquo 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rdquo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探究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 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增强课前预习意识。 树立学生的课前预习意识,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课前预习,树立学生的课前预习意识,落实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则是产生兴趣的重要的心理内因。对于新的知识,新的课文,小学生天生就具有好奇心。作为教师就要保护这种好奇心,在新课教学之前,要先研读课文,设计 布置合适的 有针对性的 学生喜欢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对即将要预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预习新知的兴趣,为引起学生重视,在不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前提下,可以布置家庭作业时就只有一样课前预习作业,这样就使学生知道课前预习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作业,作用很大,必须很好地完成。同时根据各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班级里设立一些课前预习作业的表扬 奖励制度,保持学生课前预习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时,迸发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强大,就能更好地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就能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就能慢慢地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前预习作业做好了,这为学好新课铺好了坚实的基础,课堂上,教育教学任务就能顺利完成,就能出效果。 2 指导课前预习方法,关注课前预习质量。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ldquo 金钥匙&rdquo ,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 依据学段特点,明确预习任务。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层次水平也应有所不同。要想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确预习时该做哪些事。任务越明确,预习的效果越好。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 自身经验积累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