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探究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陈宇李正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518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软骨总容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软骨缺损最大径明显小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方式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关节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医骨正筋柔理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法治疗;临床疗效

膝关节骨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由膝关节软骨骨质增生所致,具体病情受外伤、骨密度下降、肥胖和劳损等因素影响,患者在发病期间出现活动受限或疼痛等症状,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对整个关节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而随着我国中医的发展,关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了基于中医骨正筋柔理论的手法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筋骨失衡症状。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26,年龄45~70岁,平均(53.3±2.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24,年龄43~68岁,平均(52.4±3.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关于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2];全部患者均出现明显的骨间隙狭窄和骨质增生症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具有下肢关节手术史的患者;具有膝关节肿瘤或结核疾病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主要采取功能训练方式,协助患者行仰卧位,要求其伸直膝关节,并将患肢缓慢抬高,高度控制在14~20cm范围内,抬高放下为1组,20组/次,3~5次/d,同时每次抬高保持25s,然后再缓慢放下;医生引导患者屈髋屈膝成90°,然后伸直,双腿交替进行,35~45组/次,3~4次/d;最后,要求患者行坐位,引导患肢朝前方踢,在空中保持25s后收回,每组动作间休息10s,25~35组/次,4次/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法治疗,首先要求患者行俯卧位,医生利用手掌根部按揉患者脊柱,以此放松患者全身肌肉;其次引导患者改行仰卧位,医生选取患肢膝关节内外侧的四头肌、副韧带和肌内群,用双手予以按压;最后医生将患者疼痛部位作为重点按压区域,具体采取如下手法:第一,旋转屈伸手法,要求患者屈髋屈膝成80°,医生右手握住患肢脚踝,左手按压疼痛部位,沿顺时针方向摇转膝关节,并对其进行缓慢拔伸;第二,点穴手法,医生利用手指指尖按压患肢的内膝眼穴、血海穴、外膝眼穴等,合理控制力度,以关节内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1.3观察指标

第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关节软骨总容积和软骨缺损最大直径变化情况;第二,疗效评估,显效:患者疼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活动受限症状消失,积分减少70%~90%;有效: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出现轻度活动受限症状,积分减少35%~70%;无效:疼痛症状未缓解或加重,活动受限症状明显,积分减少低于35%,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3.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以中老年女性为高发人群,主要由过度劳累所致,患肢关节会出现软骨退化症状,造成关节处韧带、筋膜和肌肉等组织受损,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出现关节纤维化、关节粘连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畸形和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随着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关于膝关节骨关节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有效解决了单纯功能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不佳的弊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软骨总容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软骨缺损最大径明显小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医学研究表明,膝关节骨关节炎属“痹症”、“膝痹”的范畴,指出了膝关节的病理变化受筋骨影响,中医学认为“筋为一身之关纽,利全身之运动者也”,由此可见筋骨直接影响机体的运动情况[4]。同时中医认为膝关节为筋骨聚集之处,如果存在过度劳损、肝肾虚弱或者气血不足等状况,会导致筋骨长期处于失养状态,使得外邪内湿聚集,进而造成筋脉阻塞,从而影响患者正常肢体活动。针对上述情况,可开展中医骨正筋柔法理论治疗,在治疗中纠正骨关节错位,增强患者肌力,从而患者疼痛症状。医生可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手法治疗,首先放松患者全身肌肉和关节组织,进而通过点穴法、旋转屈伸等手法开展有效治疗,以此改善患者关节畸形等问题,提高患肢活动能力。李涛[5]在研究中给予27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主要应用点穴分筋骨推拿方法,治疗有效率高达91.33%,同时此方法具有安全、经济等优势,能够达到治标治本的功效,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方式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关节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志辉,丁小军,张柯,等.中医骨正筋柔理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四川中医,2015,34(7):99-101.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C]//全国骨质疏松及代谢性骨病学术会议.2009:28-30.

[3]陈志权,郑林.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2):83-84.

[4]刘祖华.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性骨关节炎4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3):73-73.

[5]李涛.中医骨正筋柔理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炎症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