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体质下滑的原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浅析学生体质下滑的原因

◆陈大毅

◆陈大毅甘肃省高台县西街小学734300

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学生的体质健康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随着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不断享受经济和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身体素质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出现下降的现象,现阶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以战略和实际的眼光看待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就具有了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几年我们在测试学生体质中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素质及肺活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

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体制因素

国家在教育方面加大了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从体育教学来说虽然增大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时间,提出每天必须保证学生至少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但各级各类学校考试的指挥棒要求学生必须用“分数说话”,分数成为衡量学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这样,社会、学校、家庭把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挤占到与考试有关的作业、练习、各种类型的模拟考试之中,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锻炼时间明显减少、学生体质连年严重下降的严重后果。同时,虽对初中生毕业升学考试体育成绩也有一定量的分值,但这个分值所占比例较小,对各方面的影响也比较小,引不起社会各阶层的专注,所以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不重视,学校体育教育也已经失去了培养学生长期锻炼和终身体育的功效。另外,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导致体育课以及课外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二、社会因素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健康的观念、全民健身的氛围尚未形成,不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严重制约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盛行,表面上喊着为学生减负,但实际上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较重,沉重的学习压力迫使他们埋头于没完没了的作业堆里而没有足够的余暇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健身项目。

三、学校因素

一方面是场地资金问题。尤其是城区学生人数多,学生活动场地少,虽然学校对每个班级都有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安排项目,但是由于场地问题,学生体育活动的强度与练习密度都上不去,所以体质逐年下滑。

第二方面是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不重视,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差。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文化课课堂改革,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包括长跑、班级间的各种比赛等减少了,体育竞争力缺乏,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也随之减少了。

第三方面,“校闹”也是一个困扰中小学校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严重问题。学生如果在学校体育课上出现了运动伤害,家长的无理要求令学校头痛。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学校被迫取消了长跑、器械体操等锻炼价值高、锻炼效果好的体育项目。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恶性循环:越不练,越下降;越下降,越容易受伤;越受伤,越不许练。

第四方面,体育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吸引力。体育课在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项目减少了,球类项目受场地限制减少了,多数时候以跑、游戏、徒手操为主,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觉得上课内容单一、枯燥,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这样,学生出现了消极情绪,缺课,不主动锻炼,锻炼时练习强度上不去,耐力性、力量性素质日益下降。

这四个方面是学校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

四、学生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方式也随之变化,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完成作业、玩电子游戏、浏览互联网、看电视等活动,而运动时间明显减少。同时,生活水平普遍改善,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和习惯也不尽合理,这些因素是导致学生肥胖、身体素质下降、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升学压力的加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影响学生健康体质的重要原因。

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

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所以社会上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质锻炼,认识到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不要单用学生文化课成绩来评定一名学生,应该综合对学生进行评定,即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质健康水平、素质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二、学校方面

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体育课要多开设具有吸引力的体育课程,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育教师也要多研究教材、教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要给学生充分的课外活动时间,解决场地、器材等问题,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和场地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总之,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是现阶段的一个严重现实,应该得到全社会的专注,全社会应当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素质教育。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社会是学校体育的外部环境,家庭则是学校体育的基础,学校教育仅仅是一个部分,每一个孩子都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所以应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为提高祖国未来的体质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