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探讨

刘德波齐震林海袁德龙刘朝晖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辽宁大连1163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升,采用了各种先进、合理的设备和智能装置,但要想使供电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就需要不断提高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简要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管理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升,各行各业对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更加的经济和安全,用电更加可靠,如今,变电站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营效率会直接受到运行和维护管理质量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智能变电站特征进行准确把握,促使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智能变电站概述

1.1智能变电站的特征

智能变电站使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并且能够在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上传输信息,完成信息的采集、检测和控制,满足全站信息数字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的要求。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其还可以实现更多功能,例如智能调节、自动控制动态在线分析和决策等。

1.2与传统变电站的差异

研究表明,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本质区别在于,一次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在智能变电站中得以实现,网络通信接口取代了二次系统设备的输入、输出电气连接端子接口,并借助于网络通信,实现了分布功能实现。因此,传统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被取代,这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二次回路的概念。通过网络连接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台智能设备,并配置相应的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协议,这样在原先独立的设备之间可共享软、硬件资源和传递相关信息。因为采用了网络传输的数字信号连接设备,所以,网络化的光缆连接取代了原有的二次回路中点对点的电缆连接。此外,智能变电站有着多样的日常维护、巡视和二次检修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中。传统站与智能站的结构区别如图1所示。

图1传统站与智能站的结构区别

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模式

2.1验收管理

在智能变电站中,智能站二次系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它的操作难度较大,在构建技术标准和规范、技术更新方面有着较快的速度。同时,验收人员在调试设备和运行检修的过程中,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为了顺利验收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避免埋下安全隐患,在调试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需要开展二次系统验收的准备工作。具体的准备工作分为以下5方面:①构建二次系统验收组织机构。在分工时,需要充分结合验收成员的岗位职责和特长,将参与人员划分为多个小组,比如现场二次设备验收小组、资料验收小组等。②强化验收人员的运维技能。应制订培训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采取专家讲座的方式,引导验收人员学习技术标准、运行规范,并保证每位验收人员都能掌握相应的标准和规范。③网络通信测试。在验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开展网络延时测试、通信接口检验。其中,通信功能检验主要是在通信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检测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④提前介入智能变电站的安装调试。智能变电站的验收可分为出厂验收和现场验收。在出厂验收时,运维人员需要检查文件配置、主要设备的单体功能等。在现场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调试验收。⑤资料验收小组要收集二次设备的相关资料,并编制现场运行规程。要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化作业卡制度,并结合验收卡的内容逐步验收,准确分析和判断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解决问题。

2.2缺陷管理

2.2.1掌握缺陷合理评价方法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专业管理部门应制定缺陷专项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设备缺陷评价活动,在评价缺陷时应采取通讯、保护与自动化跨专业联合会审方式,分析构成缺陷发生原因形成缺陷风险评价报告,对各缺陷等级予以合理确定,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缺陷处理方案与控制措施。若缺陷无法及时消除,则应按照风险评价报告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加强现场巡视及远程巡视等手段跟踪设备运行情况。

2.2.2制作缺陷台账并加强管理

应建立智能变电站缺陷管理台账系统,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缺陷展开专项分析提供便利,同时搭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实施平台。管理人员应对智能变电站中缺陷状况予以定期分析,将传统站和智能站相同设备缺陷处理情况展开横向周期对比,纵向比较同一台设备的缺陷处理档案,准确评价设备运行状况,从而制定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的巡视计划。如在某市一智能变电站对“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卡死机”这一缺陷进行处理时,专职管理人员经纵向与横向分析缺陷处理档案,确定在未有效治理缺陷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集卡具有较大功耗,有严重发热现象,散热效果较差。通过分析,管理人员提出,运行人员应将加强设备特巡,开展加强红外测温,加强监视对设备缺陷跟踪,确保在未有效治疗缺陷时,设备可安全、稳定性运行。

2.2.3消除缺陷的管理措施

在消除缺陷时,应对“2分析+2方案”管控模式予以合理应用,落实智能变电站缺陷管理。“2分析”是风险评估分析和缺陷原因分析,而“2方案”是消除缺陷方案和缺陷消除的验证方案。经分析、处理和验证三环节循环开展,可为智能变电站消除缺陷的质量提供保证。当二次系统中存在重要缺陷时,专业管理部门应和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加强沟通,召开缺陷消除专题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缺陷消除方案与消除时间,保证缺陷消除质量。

2.3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具有高度集成性,有明显网络化特征,在扩建中的安全风险远高于传统变电站。某智能变电站在投运后进行了6个10kV间隔与2个110kV间隔扩建,在扩建过程中通过有效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了扩建间隔期间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在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管理中,加强定期隐患排除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如专业管理部门对于某一智能变电站积极展开设备的特巡与现场专项检查活动,通过检查发现,在该变电站中发现了“例行后修试记录不规范”与“110kV故障录波装置无法手动录波”等6个缺陷和问题,有效排除了安全隐患,为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相对于传统变电站而言,在运维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二次系统运维管理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革新运维管理模式,保证智能变电站能够良好运行,从而推动电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平.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设计与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2(11):123-125.

[2]徐建刚,吴曦.智能化变电站运维问题探讨[J].供用电,2013,2(1):99-101.

[3]马杰,李磊,黄德斌.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全过程管控平台研究与实践[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1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