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6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6例疗效观察

黄昭晴

黄昭晴(广西北流市中医院针推科537400)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单用刺络拔罐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刺络拔罐可显著提高治疗痤疮的效率。

【关键词】针灸刺络拔罐痤疮

笔者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采取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随机分为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和刺络拔罐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21.3岁,病程5d-6年。对照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平均年龄21.5岁6d-8年。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灸配合刺络拔罐。针灸取穴[1]:大椎、合谷、四白、太阳、下关、颊车。肺经风热证加曲池、膈俞;肠胃湿热证加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月经不调加膈俞、三阴交。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刺血治疗:取大椎、肺俞(双)、曲池(双)、委中(双)穴,常规碘伏消毒,在上述穴位处用梅花针行重度手法进行扣刺,使之流血,再以闪火法拔罐,留罐10~15分钟后用消毒棉花轻擦淤血,再用碘伏消毒,每三日一次。

对照组:单用刺络拔罐法,方法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10天为一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

2疗效观察

2.1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减少≥95%;

显效:临床症状减少≥70%;

有效:临床症状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减少<30%。

2.2结果治疗3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座疮的效果例(%)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讨论

座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多发生于青年男女,皮损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毛囊性红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等,常伴有皮脂溢出[2]。李日庆主编的《中医外科学》[3]对座疮的病因病机论述为: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致;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发。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湿瘀滞三个证型。笔者认为治疗应以“疏风清热,除湿通络,化痰散结”为法。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4]说到大椎位于“阳脉之海”督脉上,具有退热的特殊作用;合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能治疗头面五官疾患、肠胃病、热病、皮肤病。四白、下关、颊车位于足阳明胃经上,亦能治疗头面五官病、肠胃病、热病、皮肤病。太阳为头部奇穴,可治疗头部局部病证。六穴同时施针,既能疏风清肺,又能健运脾胃,除湿通络。肺经风热证加曲池、膈俞加强祛风、除湿、通络的功效;肠胃湿热证加大肠俞、足三里、丰隆以助健运脾胃,祛湿化痰之力;月经不调加膈俞、三阴交,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活血、行血之力。诸穴合用,共奏“疏风清热,除湿通络,化痰散结之功。

参考文献

[1]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2.

[2]王新月.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98.

[3]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1.

[4]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