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海艳

哈尔滨市呼兰区兰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500

摘要:目的:由于季节的变幻莫测,同时环境也逐渐变得恶劣,所以小儿很容易患病,所以当疾病严重时就需要进行输液来治疗,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法:由于孩子的输液地点不固定,所以,工作人员对医院几个地点进行了观察,并行了记录,从而作为研究的依据。结果:从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儿童在扎针时,容易激动,从而对针头的使用产生一个副作用。结论:由于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展完善,所以一旦患病就不容易康复,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的使用效果还有待观察。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静脉留置针;问题及应对措施

前言:现如今,孩子的看病问题也成为各位家长关注的问题,因为,一旦孩子感染疾病,又由于环境的影响,孩子的疾病不容易康复,所以医院就会建议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但是又由于小儿在身体不适上总是以哭闹来表达,所以扎针就会成为棘手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是静脉留置针,但是这一方法的应用效果还有待于观察。

1.资料与方法统计

1.1资料记录

124例患儿中,男66例,女58例,<1岁4例,1—3岁35例,3岁—5岁85例;头皮静脉穿刺31例,四肢静脉穿刺93例.124例患儿按穿刺日期标识双号为实验组62例,单号为对照组62例。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Y型、24G静脉留置针,由技术熟练、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在白天操作。对照组:选择好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后,头皮静脉充分备皮,四肢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取下静脉留置针上的针套,旋转针芯以松动外套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再推进1—2㎜左右,以确保外套管进入静脉内。然后用右手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边退针芯边用左手拇指和示指将外套管送入静脉内,保留5㎜外套管在血管外,然后将针芯全部抽出,透明敷贴固定。实验组:消毒方法同对照组,左手绷紧皮肤固定不动,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45°角直接从血管正上方快速穿刺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平行将留置针前行1-2㎜,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软管座,同时右手示指向后轻推鳍状针座退出针芯2-3㎜,然后右手拇指和示指握住留置针软管座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保留3-5㎜套管在血管外,最后将针芯全部抽出,透明敷贴固定。

2.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工作

2.1处理结果

穿刺成功率比较,实验组3例失败,均在补送管时出现皮肤隆起。对照组19例失败,其中10例外套管扭曲叠,6例血管破裂出现皮下淤血,3例外渗皮肤隆起。

2.2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准备与实施工作

传统方法是家长配合固定小儿,但由于家长顾惜孩子往往方法不当或固定不利。方翠萍等改良传统方法采取两人操作,由一人固定患儿头部和绷紧穿刺部位下方皮肤,一人进行穿刺,极大缩短了穿刺时间,提高了穿刺率。穿刺时绷紧穿刺部位下方皮肤较拇食指上下方绷紧皮肤可以避免将血管压瘪而影响顺利送管。所以各护士在对患儿实施置管操作前,应向患儿家长说明置管的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合作,在留置过程中,小儿玩耍、活动时,家长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污染、液体外渗等。置管技术要熟练,操作前仔细检查留置针,正确选择血管及留置针型号,严格无菌操作,输液结束后及时封管,并关好调节夹,以防引起空气栓塞,肝素帽用无菌纱布包裹,胶布固定好,封管液当日配置使用,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感染。凡住院期间使用留置针的患儿,应进行床头交接班,勤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观察患儿体温有无变化,穿刺点有无红肿、疼痛、青紫等现象,勤询问患儿家长,患儿有无不适,如有异常立即拔管,拔管后干棉签按压针眼处5~10分钟,观察无出血、无不适方可离去。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7天,以防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如穿刺部位出血红肿、疼痛则表示有静脉炎发生,应拔出留置针,处理并发症。正确掌握封管技术,是保证留置成功的关键。封管时封管液要充满整个管腔,再次输液时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即可。封管后,观察管腔内有无回血,若回血量多时,可先注入生理盐水10ml,再用肝素钠盐水封管,以免管腔堵塞。

2.3小儿的固定

头部固定法,患儿好动,固定留置针的胶布容易松脱,出现脱管。为此黄文璨等在小儿头部留置时在留置针的棱角处用少量棉花铺垫后用3M膜固定,再用皮外伤固定用5号弹力网套,套进患儿头部,能有效的延长留置间,由于弹力网套的弹性及透气性能好,不会给患儿带来不适。有报道用约束带固定头皮静脉留置针,效果尚可。四肢固定,新生儿皮肤娇嫩,四肢活动度较婴幼儿小。张惠娣采用海绵代替夹扳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使肢体活动时顺应性好,避免夹板固定时顺应性差压迫局部影响血液循环而出现局部水肿、脱管及夹板误伤肢体。为了防止针梗处和肝素帽持续压迫局部,引起局部压伤,在固定留置针时这些部位垫少量棉花后固定,再将患儿小手放入棉质手套内,脚部穿松紧适度的袜子,也可用小毛巾包裹。

3.结论

3.1观察并给予解决措施

指导家长有效的看护,防止患儿及家长引起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和破坏,特别对于好动的较大幼儿,给予防护套可以有效避免患儿自行拔除留置针,延长置管时间。根据患儿情况采取不同封管液正确有效封管,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留置针是否通畅,有无红肿渗漏,敷贴有无松动,避免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现有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立即给与拔管并于相应处理。

3.2护士应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护士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新生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而紧张、烦躁或焦急一切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护士不能很好的调节情绪和减心理压力,在遇到紧急危重情况时,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将直接会影响到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而导致失败。护理人员在静脉穿刺前应情绪稳定,不要总想着注射失败后会受到患儿家长的指责,心理上的不平衡,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操作时保持充足信心,以乐观开朗热情的态度冷静沉着应对,发挥自己最佳水平以争取一针穿刺成功。

3.3固定血管,绷紧皮肤,降低穿刺阻力

实验组在穿刺进针操作过程中始终用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固定血管不动,避免血管滑动,只用右手送外套管,提高送管稳定性,减少皮肤皱褶和血管弯曲,降低穿刺阻力,使送管一次成功。而对照组在穿刺见回血后,左手脱离固定,协助右手送管,左右手同时操作,常因患儿哭闹躁动、不配合,左右手力量不均衡,导致留置针滑脱、移位,穿刺失败。尤其是重度贫血患儿、化疗呕吐及高热脱水患儿,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末梢循环差及不合作的患儿,实验组穿刺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

4.结语

通过实验来进行比对,从而更好地确定哪一种方法更适合小儿的疾病治疗方法,而结果可以很充分的显示出,在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过程中,固定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护士、医生及家长的心理准备与安慰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通过这一实验可以显示出现如今人们对孩子的重视,对儿童疾病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朱琴,徐孝华,蔡淑琴.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25—926.

[2]王惠仙,胡丽菊,王茵茜,等.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对比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2—413.

[3]胡永群,喻玲芳,陈瑛.NICU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