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肿瘤细胞免疫疗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浅析肿瘤细胞免疫疗法

张星垚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大多分为两大类,为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以及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对于特异性免疫疗法中的肿瘤特性镶嵌抗体T细胞疗法现在被国内外的生物制药公司所应用,伴随对人类免疫系统以及肿瘤的产生原因的深入探讨,细胞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当今针对肿瘤治疗手段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已经被当作当今的国际肿瘤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被认定为肿瘤治愈的希望。

【关键词】细胞免疫;肿瘤疫苗;淋巴细胞疗法

【中图分类号】R73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41-01

前言

细胞免疫治疗是现今肿瘤生物治疗的中效果就好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现今生物技术手段,从病患的体内取出少量的免疫细胞,进行人工培养、活化以及增加之后,再重新放回至病患的身体中,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病患自身免疫细胞清除肿瘤细胞的效率,从而取得治愈肿瘤的目标的治疗手段。

1.对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的认识

1.1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的基本原理

近几年已经可以从病患体内取得可以自动识别肿瘤抗原的抗体以及T淋巴细胞,因此人体免疫系统可以精准的识别出肿瘤细胞。细胞免疫疗法包含为肿瘤病患注入可以激活病患自身抵抗肿瘤扩散的细胞,或者是注射入自身具备抵抗肿瘤细胞扩散的细胞,以达到采取有效的免疫细胞去阻止并摧毁肿瘤细胞的目的。

1.2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具备相应T细胞受体的非成年型的T细胞自动识别出的抗原一定要和刺激信号源相融合才可以活化T细胞,反之则此T细胞就对抗原起反抗作用。可以诱引免疫应答的主要职能抗原传递细胞主要是活化的T细胞的触发细胞,这类具有极度专一性职能的细胞能够捕捉以及加工肿瘤细胞被摧毁时放出来的抗原,进而将这些细胞传递给特异性T细胞。如果T细胞被激活,一定会扩增并且分泌出白细胞介素2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的刺激因子等其他细胞因子。这类的细胞因子是刺激T细胞扩增以及活化的主要因素,从而促使免疫效应细胞之间的级联反应的出现。虽然具备这种极度发达的免疫应答效应,但是却不能产生高效的抗肿瘤免疫,因此,现实是免疫系统并不能识别出肿瘤细胞。

1.3肿瘤抗原

理想的肿瘤免疫方法是将抗原具备的免疫特性表现在肿瘤细胞上。肿瘤特异性抗原主要包含病毒性抗原以及基因突变的产物。绝大多数为人知的肿瘤抗原大多是表现在正常的组织之上,所以他们被称为肿瘤相关性抗原,而不是被称为肿瘤特异性抗原。

2.肿瘤治疗方法与局限性

2.1自体T淋巴细胞疗法

将白细胞介素2应用于肾细胞癌以及黑素瘤的治疗当中,得出的结果显示,免疫治疗在一些特定的状况之下可以达到将肿瘤转移消退的效果,当今技术证明认为,这主要是白细胞介素2的功劳。通过更深层次的结果证明,将从肿瘤细胞中取得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中培育,这样可以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将之与只使用白细胞介素2的方法相比较,后者并不能达到显著提升疗效以及生存率的目的。经过基因修饰的淋巴细胞的体外基因传递技术的提高,使得有效提升淋巴细胞的效果变成现实。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把特异性抗肿瘤抗体的抗原的识别区域与细胞内TCR信号链相连接组成镶嵌式TCR,表现这种受体的修饰基因和T淋巴细胞已经成功的在实现小白鼠体能所实现,并且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我国目前正在研发其他手段来实现治愈肿瘤细胞的目的,例如采取修饰淋巴细胞来致使其分泌出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坏死的物质,或者采取分泌以下细胞因子来提升病患体内T细胞的存活时间,以达到有效的抵抗肿瘤细胞的目的。

2.2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疗法

强烈的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T细胞介导来引起,这种T细胞可以识别宿主组织细胞和供体组织细胞相容性抗原和肿瘤抗原之间产生的差异。同种异体移植后复发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输入同种异体白细胞后,大部分患者都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最近的一项报告表明,T细胞可以诱导移植物抗实体瘤(如肾细胞癌)反应的应答。然而,异体淋巴细胞的应用往往伴随着对宿主产生抗移植物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宿主细胞将会被T细胞视为相对抗细胞,对其产生排斥反应。近几年来,对白血病移植的手术方法将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和移植物抗宿主细胞作用分离,这样做的最终效果就是可以给白细胞提供一个非常安全的生存环境。供体细胞可以通过基因修饰的方式添加能够使得细胞死亡的敏感基因片段,通过这种基因改造的方式,能够使得当宿主细胞发生有毒移植性的抗宿主病时,我们可以清除效应T细胞。当不会发生抗宿主病时,我们可以选择特定的同种异体CTL来作为一种抗白血病的作用方式,一个令人鼓舞的方法就是在体外扩增能够选择性识别表达与接受者造血细胞相融合的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同种异体CTL。

2.3细胞免疫疗法的局限性

对于细胞免疫疗法有一个最为致命的缺陷,就是它可以导致患者自身产生一些自身免疫病,在白细胞介素2治疗的案例中,有20%的黑素瘤患者在治疗期间身上出现了白斑。即使现今的所有肿瘤治疗案例中没有出现自身免疫疾病的其他佐证,但是也不能否定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努力的进行研究,早日实现成熟的、完善的治疗方法。

3.结语

迄今为止,大多数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人员都是由中晚期癌症患者组成,这些患者的肿瘤本身多数都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先期的免疫抑制的治疗。癌症和已知的特定的免疫原性肿瘤的早期接种策略可能是更有效的。将这些疫苗使用在癌症患者的常规治疗中,以评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初步结果表明,这些细胞在免疫方面要比传统疗法的毒性低很多。随着细胞操纵和遗传修饰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免疫治疗也已经成为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龚珠萍.启动自身免疫的多靶向抗肿瘤复合制剂研究[J].苏州大学,2015-04-01.

[2]陈艳萍,何凌冰,唐超.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发展概况[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