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 3

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黄爱兰

广西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百色533000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一生。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现将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综述如下。

1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

1.1厌学许多中职生由于中考的失利或其他因素未能上高中而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和同龄人相比他们自以为低人一等,与大学无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以后自曝自弃,有的学生表现为理想淡漠,对理想、前途、信仰等嗤之以鼻,得过且过,丧失了上进心,学习欲望低下,严重者甚至对学习丧失兴趣,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解脱,少数严重者根本不学习,终日浑浑噩噩,看到课本就头痛,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对教师也缺乏感情,部分学生最终辍学流失。

1.2人际关系障碍目前中职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

1.2.1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中职学生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造成了同学关系的不融洽,关系紧张,有的学生感觉到孤独无援,有的学生感觉到恐慌和焦虑。在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或选择了忍耐和逃避,或选择了找同乡帮助,依仗人多势力大来解决,很少会想到找老师或学校解决,正如瞿亚丽[2]所认为的,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际关系一大障碍。

1.2.2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中职生在学校一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护。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够,教师缺乏理解、尊敬、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学生则会失望,甚至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消极情绪产生,很容易产生对抗心理;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攻击行为等这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造成这些问题的心理成因:一是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影响,二是学生的自卑心理,三是对老师缺乏应有的信任感,四是传统“师道尊严”的观念造成的影响[3]。

1.2.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家庭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但家长的专制或因为孩子没能考进高中就读而放弃了对孩子的期望和管理,则会造成父母与其子女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学生孤僻、自卑、专横的性格。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4]5]。调查显示,不良的亲子关系引起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超过其他原因的58%,表明中职生的亲子关系普遍不良[6],因此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1.3青春期心理问题

1.3.1早恋中职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如果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他们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就可能出现。据上海青少年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在最新调查显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早恋占在校生达50%。由于没有正确的性引导教育而出现了性困惑,产生了性心理问题[7],这是一个引起学校和家长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1.3.2青春期闭锁心理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1.4情绪问题

1.4.1偏激中职生极易产生偏激心理。如冲动地对人对事。如果对人对事采取过分的态度和情绪体验,就是偏激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常会使他们头脑不清醒,行为不够冷静和检点,也容易出现过度的行为举止[8]。

1.4.2逆反是指对事情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体验,并且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立的行为方式,带有主观、偏激和盲目的色彩,或者以极端的方式发泄[7].,如成人的肺腑之言视为“唱高调、虚伪”;对老师表扬的人过分挑剔,不喜欢这样的人;对被批评的人却“一概同情”,有意地“庇护”等。

1.4.3挫折与自卑心理中职学生面临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并存在着性别、年级和学校的差异[9][10],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他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反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适应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也仍以习惯化了的适应方式表现出来。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心理健康问题了。

2.对策

2.1.大力宣传,上下协调,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11],即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学生遇到心理疾患时有医可求;上下协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2.2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2.1开设心理辅导课,并将心理辅导向其它各科教学渗透,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并有必要纳入教学课程。通过心理辅导课,教给学生必要的心理卫生常识,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懂得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对于个别有抑郁的心里的应给与积极的治疗,有抑郁倾向者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引导其心理正常化[12]。

2.2.2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并发挥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是了解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据,要在新生一入学就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测量,做好包括中职生个人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心理健康水平等各种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记录,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开通心理热线电话,信箱和网络咨询,保证学生有随时倾诉,稳定情绪的机会。对有轻度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矫治,对于突发事件中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处理。耿萌萌等[13]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中也明显提到了当前中职院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3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心理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通过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意志力、抗挫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对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3塑造健康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与个性。要正确引导中职生以积极的健康愉悦的心理正确认知和评价压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快乐与痛苦并存,生活中的挫折、冲突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要给予自尊心、自信心等内在的适当的心理支持,提高应对纷繁复杂现实生活各种挑战的能力;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2.4消除厌学情绪学生入学后学校应该及时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习兴趣,主动学习,不断发现他们的长处,使他们的学习步入良性循环的“魔力圈”[7],养成良好的学习习贯。

2.5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观念。师生关系友好和谐,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14],且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心理卫生常识,懂得心理辅导的相关技术,同时还要会运用恰当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去分析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决不能自以为是、固步自封,把学生看死;彻底改变以前只重学习成绩的应试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变那些有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的错误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2.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力合作。学校定期开办家长学习班,更新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娇惯、顺宠、专制等错误的教养方法,使他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孩子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并教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常识,帮助他们认清家教的误区,研究表明[15],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的原因,还是心理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综上所述,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制约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朝庄,中职生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27.

[2]瞿亚丽,浅谈中职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156.

[3]潘毅婷,包捷敏,中职学生与教师人际关系对策探讨,中国中医药,2010,8(12):20.

[4]彭奇林,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状况调查与研究,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5)::60-61.

[5]王梅等,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调查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691-1757

[6]王玲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44-446

[7]丁卫平,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教育管理对策,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2):237.

[8]毛靖,护理专业教学法〔M〕,(LBZDO44),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18—21.

[9]彭小英,中职生挫折应对现状问题与干预对策研究,中国西部科技(教育与人才),2013,11:108

[10]杜新儿,中职生心里健康影响因素研究,校园心理(2):91—93

[11]刘昱,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08,8,:72

[12]文书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9-11

[13]耿萌萌,刘志兵,中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机械职业教育,2014,8,:52.

[14]文书锋,中职生的师生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职业教育,2009,5(333):11.

[15]钱春霞,家庭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主管幸福感影响的相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5:11—14

作者简介:黄爱兰,女,1964年6月出生,籍贯:广西百色;学历:大学本科;职称:讲师、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