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注入利多卡因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的观察

/ 1

宫腔注入利多卡因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的观察

吴云芝吴学芝(七台河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黑龙江七台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12-02

【关键词】利多卡因人工流产镇痛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许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但由于人工流产术中难以忍受的疼痛和过度的恐惧,甚至造成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给受术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受术者的身心健康。

为了减轻受术者术中的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本站在人工流产术前用2%的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及宫腔注入取得了较好的松弛宫颈和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3.1-2008.12月在本站门诊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自愿要求选择人工流产术,而且无手术禁忌症的妇女400例,年龄在16-43岁,孕次产次不限,孕龄为6-10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

1.2方法,常规术前准备,两组均由技术熟练的医师操作,并认真记录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手术时间、宫颈松弛情况、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受术者的疼痛程度和满意度。

观察组:根据宫颈松紧程度选择导尿管型号,导尿管插入宫腔深度为探测宫腔深度减3-5厘米,根据孕周大小注入2%利多卡因5-10毫升,同时宫颈外口用2%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2-3分钟后施术。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药物。

1.3疼痛标准按WHO疼痛分级标准分为四级。0级:无痛、腰腹酸胀、稍感不适;Ⅰ级:轻痛、腰酸、腹胀痛可忍受,不出汗或微汗;Ⅱ级:明显腰酸、腹痛下坠、便意感、伴出汗、呼吸急促但可忍受;Ⅲ级:剧烈腹痛、不能忍受、喊叫、烦躁不安。0级、Ⅰ级疼痛为镇痛有效。

1.4宫颈松弛效果判定标准(1)显效:宫颈口能顺利通过6号扩张器;(2)有效:宫颈口能顺利通过5号扩张器;(3)无效:宫颈坚硬,需用4号扩张器,依次扩张宫颈,或同用药前。

1.5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判定标准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血压下降、12.0/8.00kpa以下或较原收缩压下降2.0kpa以上,心率、脉搏少于60次/min,或较术前心率下降20次/min。

1.6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两组对象年龄、体重、孕周、孕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中疼痛情况分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扩宫情况观察组宫口松弛,宫口扩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3.26min,对照组4.8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子宫受丰富的神经支配,其中主要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及向心传导的感觉神经,以宫颈神经末梢最丰富。做宫腔手术时,由于宫颈和子宫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加之受术者精神过度紧张,难以耐受宫颈扩张、牵拉和过高的负压吸引的刺激,而引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1]。为了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满足广大受术者的需求,近年来,在有条件的医院临床医师在以异丙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其镇痛完全,副作用少。但异丙酚价格高,使许多受术者难以接受。受术者麻醉后定向力差,运动协调性受影响,部分受术者还存在疲劳感和兴奋性提高,受术者的安全意识下降,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不安全隐患。利多卡因具有穿透性强、扩散快、局部麻醉作用持久、毒性低、起效快,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优点[2]。并能阻止向心传导,避免迷走神经兴奋的传出,抑制触觉和痛觉,既有镇痛作用又能够有效的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利多卡因属氨酰基类局麻药,麻醉作用持续时间可达96min,有持续镇痛的作用。松弛子宫颈平滑肌,但不影响支配子宫肌肉的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影响子宫肌肉的正常收缩,不增加术中术后的出血量。

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起效快、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减轻疼痛,无呼吸及循环中枢抑制作用,受术者意识清醒,可配合手术,能清醒的随时说出不适感觉,有利于提醒术者,有效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相比,不需专职麻醉师监测呼吸、血压及全身麻醉所必备的应急抢救设备、药品,受术者意识清醒,术后留院观察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有效、经济等特点,受术者容易接受。也适用于基层医院及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利多卡因宫腔注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萱菊芳,易旺军.三种无痛人工流产方法临床应用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4,12(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