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药理研究与合理应用

/ 2

苦参的药理研究与合理应用

商彦

商彦(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402-02

【关键词】苦参合理应用临床应用

苦参又名牛参,野槐,性寒,味苦。归肝、肾、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苦参(《本草纲目》卷十三苦参条引孙氏仁存堂方),原文: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15丸,米饮下。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蕴结之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1化学成份

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安那吉碱、膺靛叶碱、脱氢苦参碱、d-异苦参碱、苦参啶。去甲苦参酮、苦参啶醇、苦参醇、新苦参醇、去甲苦参醇、异苦参酮,另含芒柄花黄素[1]。

2药理研究

2.1抗寄生虫作用药理试验及临床观察证明苦参对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阿米巴原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其醇浸膏在体外有抗滴虫作用,强度弱于黄连而与蛇床子相近。

2.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苦参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证明,苦参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对结核杆菌和皮肤致病性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用蟾蜍、家兔、大鼠等多种动物实验证明苦参对心血管系统有以下作用: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负性自律作用、负性传导作用、负性频率作用、负性肌力作用;抑制异位起搏点,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扩血管作用,苦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能扩张离体兔的肾及耳血管,但对后肢血管无明显影响;有一定程度的降压作用,能延长小白鼠在常压下的耐缺氧时间。

2.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用小鼠和豚鼠实验表明,苦参对由组胺引起的哮喘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其平喘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5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苦参有保护骨髓升高白细胞的作用。给家兔静脉或肌内注射苦参总碱30mg/kg或氧化苦参碱100mg/kg能治疗X线全身照射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而苦参碱无此作用。

2.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苦参具有显著的中枢镇静作用。苦参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与其能增加脑和脊髓中GABA和GLY的含量有关。

2.7利尿作用用苦参煎剂或苦参碱给兔灌服,或用苦参注射液于皮下、静脉、腹腔或肌内注射均有利尿作用,尿中氯化钠排出量显著增加。

2.8免疫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是一种有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剂。由于氧化苦参碱能持续地升高淋巴细胞胞浆内游离钙水平,当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过高时,T淋巴细胞膜通道可被关闭,致使淋巴细胞不能被激活或使其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其功能发挥。

2.9抗癌作用药理试验证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3临床应用

3.1治疗寄生虫病用单味苦参治疗蓝氏贾第鞭毛虫病,成人剂量为每日30g生药量,分次服(小儿按年龄递减),连服7日为1个疗程,可连用1~4个疗程;苦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也有显著疗效。

3.2治疗细菌性疾病用单味苦参治疗细菌性痢疾,方法为用苦参30g,加水煎约100ml,每日分2次服;也可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牙周炎、乳腺炎、盆腔炎、阴道炎、疖肿等。

3.3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以苦参为主的复方制剂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的患者,还可用单味苦参;苦参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都能在25个月内治愈。苦参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机制可能与其利尿、降压和抗过敏作用有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机制可能与其免疫抑制作用有关;尿道炎,药用苦参、虎杖、焦山栀、猪苓、茯苓、泽兰、泽泻、木通、甘草梢等。

3.4治疗哮喘苦参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显著[2]。

3.5治疗心律失常用苦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法为每次服苦参片剂(每片含生药2.0g)3~10片(平均5片),结果对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都有效,以对期前收缩的疗效最好。

3.6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苦参提取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证明苦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苦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可能与其抗病毒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3.7治疗失眠症用50%苦参糖浆(100ml含苦参生药50mg),成人服20ml,小儿服5~10ml,临睡前服,代替镇静催眠药。

3.8治疗躁狂症用单味苦参治疗躁狂症,剂量为(9~12)g/日,最大量为98g/日,疗程5~145日。

3.9治疗皮肤病由于苦参具有抗过敏、止痒和抗皮肤致病性真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和皮癣等多种皮肤病,止痒效果很好。可用苦参、百部、川椒、雄黄,煎水外洗,止痒效果较好;治癣可用苦参配枯矾等制成软膏或配樟脑制成制剂涂抹患处;苦参配苦楝皮、白头翁、威灵仙等煎汤外用熏洗阴痒及肛门湿疹亦有良效。

参考文献

[1]苗抗立,张建中,董颖,等.苦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2):69-73.

[2]鲍淑涓等.苦参碱平喘作用机理探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