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探讨

厉骏1(通讯作者)彭拥军1邓小飞2张毅1

(1上海市监狱总医院放射科上海201318;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影像科上海200082)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经临床确诊为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胸部X线及CT表现,并与同期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2例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淡薄影,7例伴有弥漫粟粒性结节。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31例影像表现为致密的斑片影,23例伴有纤维增殖灶,19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两组患者在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在病灶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存在差异,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更为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应对此警惕。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胸部X线;CT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086-03

艾滋病(AIDS)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遭受攻击,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导致人体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风险增加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病[1]。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肺结核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3,4]。由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发病背景具有差异,故本文将两组胸部影像资料进行对照,以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女6例,男15例,年龄20~46岁,平均(26.3±8.2)岁。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女10例,男30例,年龄18~45岁,平均(25.6±7.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1)艾滋病诊断标准:我院检验科HIV初筛(ELISA试验)检验阳性,经HIV抗体检测试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复查证实。(2)肺结核的诊断标准:①痰、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或淋巴结、胸膜、肺组织活检证实结核感染;②胸片及CT有典型的肺结核表现;③PPD试验中强度阳性;④有明显的结核毒血症状;⑤抗结核治疗有效。具备上述诊断标准第①项或②~⑤项,诊断为肺结核。病例排除标准:(1)肺结核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2)病例的临床资料或影像学资料不全者。

1.3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常规行胸部X线及胸部CT扫描。X线机采用西门子MulitxFusion高频摄片机,CT机采用西门子Emotion16层螺旋CT扫描机,层厚6mm,病灶局部采用3mm层厚和3mm间隔高分辨率重建。胸部CT肺窗和纵隔窗分别显示。所有影像学资料均由2位影像学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进行分析,共同讨论取得一致的诊断结果。观察病灶发生的部位及形态等影像学特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影像学特征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病变部位

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两组患者发生部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注:图1(单纯肺结核),女,32岁,咳嗽、盗汗5周,胸部CT显示病变部位位于右肺上叶尖段,可见斑片条索影。图2、3为同一患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变),男,42岁,咳嗽、低热3周,病变部位为两肺野,表现为弥漫粟粒结节。图4、5为同一患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变),女,35岁,咳嗽、低热2周,显示两肺多肺段、多肺野的毛玻璃影、肺野实变。图6、7为同一患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变),男,25岁,咳嗽、咳痰、盗汗4周,病变形态表现为两肺多发弥漫性结节影和肺野实变图8患者(单纯肺结核),男,32岁,咳嗽、盗汗5周,胸部CT显示病变形态主要表现为纤维增殖等改变。

3.讨论

据流行病学资料报道,我国艾滋病呈感染人群多样化和流行形式复杂化等特点,其防控形势严峻[5-6]。人体感染HIV后,病毒侵犯T淋巴细胞,导致CD4细胞破坏,数量减少,人体免疫系统受损,极易发生机遇性感染,特别是肺结核。文献报道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可达6.6%~25%[7],且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8]。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病理生理机制存在特殊性[9],其影像学表现与单纯肺结核患者存在差异。如果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影像学特征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因此有必要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发现,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有明显不同。(1)病变部位:单纯肺结核病灶具有明显的好发部位,即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中,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灶发生主要不位于单纯性肺结核好发部位,在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15例病变发生在非好发部位,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病变多累及1个肺段(见图①),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30例仅累及1个肺段。而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灶多累及2个及2个以上肺段(见图⑤-⑦),在研究的21例患者中有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这主要由于单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本身对结核已有较强的免疫力,单纯原发性肺结核后来免疫力也逐渐增强,所以结核常局限于原发肺段;而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力极度低下,全身处于免疫缺陷状态,对结核菌无法局限,故无好发部位,并且可多肺段、多肺野受累。

病变形态分析,在本组研究的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多发弥漫性结节影、毛玻璃影和肺野实变;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中主要表现为纤维增殖、空洞病变及钙化灶(见图⑧),与其他学者报道相似[10]。这反映了两者免疫状态的不同,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由于患者免疫力极度低下,对结核菌无法局限,而单纯肺结核患者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未受破坏,机体本身具有免疫能力,因此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后,可以进行反应性增生修复愈合等,因此主要表现为新发病灶、纤维化等病灶侵入与修复相互交替出现的肺部影像表现。

综上所述,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影像学常为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其分布范围多肺段,并常多肺野累及。而病变类型以渗出为主,增生性改变较少见。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而导致胸部影像学表现更为多样性和不典型性,易引起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对其误诊、漏诊,因此有必要对此种表现加强认识。

【参考文献】

[1]曾吉,曾刚,等.社会性别因素及其对HIV配偶间传播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1089-1091.

[2]郭周中,刘特,杨正军,等.不典型肺结核的DR及CT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42-43.

[3]李春华,吕圣秀,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与正常免疫肺结核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12:924-928.

[4]黄勇,朱旭燕,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J].现代医药卫生,2011,14:2141-2142.

[5]卫生部.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5.

[6]余复火、赖晓宇,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特征的对比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6:3029-3032.

[7]赵大伟,马大庆.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47-148.

[8]赵贺红,冯萍,等.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诊疗分析,[J].华西医学,2011.10:1496-1500.

[9]苏慧勇,张国丽,周俊,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肺部影像学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1,14:428-429.

[10]曾祥丽,于丰,王红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73例临床X线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39-140.

通讯作者:1356470195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