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生态作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生态作文教学

杨承都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高湖小学,558100)

摘要:所谓生态作文?就是指由学生原创,写自己身边的、亲身体验的作文。生态作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农村留守学生更怕作文,留守学生与农村普通学生在习作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生态作文教学困难重重。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生态作文教学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由于他们亲情缺失、疏于照顾、监护不力等诸多因素,引发出众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留守学生成绩普遍偏差是一个现实问题,无疑给生态作文教学带来很大阻碍。下面就我本人在参加《农村留守儿童生态作文教学探索》之后,对留守学生生态作文教学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

何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把子女委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亲属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一般来讲是女孩多于男孩。从留守儿童的年龄分布看,平均年龄为12岁。从留守时间看,他们平均留守时间为3到5.5年。据调查了解,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70%。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作文现状

1、留守学生作文能力低。农村大部份学生家里条件有限,家长很少买课外书籍,孩子的见识面太窄。这类种缘由都使得农村学生说话能力有限。加上家长长期外出外打工,家里只留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他们本身文化程度有限,更别谈培养孩子了。所以,造成了农村留守学生作文能力“低”这类现象。

2、留守学生作文“假”。学生作文的“假”,假在学生取材并不是自己真实的见闻或感受,是抄袭、嫁接或凭空杜撰,并没有生活基础和生活源泉。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是命题作文逼出来的,学生本来对某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或略知一二,并没有独特的见解和作文的冲动,强烈要求学生写出来表达某个主题,学生也就只能抄袭、嫁接或凭空杜撰。二是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没有一定得深度,如果你要求学生表达某个主题,学生也就只能沿别人之说,人云亦云,怎么来的创新和有个性呢?即使学生对某个方面有一点见解,也是肤浅的和边缘化的,无法达到深刻的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现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有部分学生为了应试,不惜花大量时间去背作文以求高分。与《课程标准》的宗旨背道而驰。

三、留守学生的生态作文指导。

1、用师爱去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

留守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指导这类学生作文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情况、作文能力,以及他们的读写能力。用教师的爱去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温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意作文。其次,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对症下药,学生在哪些方面不足就给予那方面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上新的台阶。再次,对待学生的作文要多鼓励,即使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小,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有继续写下去信心。第四,给学生作文讲评时多采用探讨式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当学生作文中出现不通顺或表达不清的句子时,指导老师可以和学生探讨,看看能不能换另一种说法或怎样修改句子,使表达更具体。

2、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巴基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他说的多经典呀,无论任何人,做什么事情,要是没有兴趣、没有心情、就没有激情。写作文也一样,要是没有兴趣和激情,怎么会写出一篇好文章出来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不再对作文产生畏惧感,帮他们树立信心,是学生写好作文要重要的一步。要培养兴趣,首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朴实、纯真,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否则,教师高谈阔论、引古论今,虽然精彩,但只能让学生如腾云驾雾。

3、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教会学生作文方法:

(1)、搜集素材,这作文成功的关键。作文素材往往就在生活中,要教会学生学生以生活为素材,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写作文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描绘多彩生活的一个剪影,那么它就会焕发出无穷的写作动力。如果说生活就像山泉,那么写文章的动力就来自于山泉,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泉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停。农村的生活不同于城市,农村的孩子见世面比较狭隘,很多新的东西都是靠看电视才知道的,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情感,增长见识。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就是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得到很多锻炼,写的作文要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体现他们的童真童趣,这才是最真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在生活中勇于去发现,去探究。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去学习。我班有一名叫汪昌珍的留守儿童,他刚从村小转入我所任教的班级时,作文东拉西扯、乱七八糟。我通过讲解怎样搜集作文素材,在生活中怎样去发现并积累有意义的素材。慢慢地,这位学生找到了可写的内容。两年过后,在我的指导下,这位女生的的作文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其中《童年趣事——捉蟹》获得我校作文竞赛第二名。

(2)、教导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作文表达的感情是作文的灵魂,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要看作文表达的感情够不够深沉。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写作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它是作文的生命线。表达真情实感既能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又能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态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例如,我班有一名叫阳一的留守男生,父母亲长年外出打工,在小学三年级时,他的作文感情平淡,全文标准的“记流水账”,中心不突出。通过我引导,让他多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到五年级时,他的作文也大有长进,其中有一篇《刻骨铭心的一件事》获“三驾马车.语文周报杯”全国校园写作大赛三等奖。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总之:对于留守儿童学生的生态作文指导方法是多各多样的,无论用什么方法去指导学生作文,要遵循“写真事、讲真话、谈真情”,因为真实的感受往往最令人感动。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魏书生教学工作浅谈》魏书生2006年10月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