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3

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胡传庆

胡传庆(镇海职教中心浙江宁波315200);许国芳(镇海中兴中学浙江宁波315200)

摘要: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进行整理,归结出主观原因有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因素,客观原因有社会、学校及气候季节和环境等因素,并从发生的原因出发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对策

前言:近几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除常见的扭伤、搓伤、拉伤、骨折等伤病外,偶尔也会发生猝死等重大不可预测的意外事故,轻者影响学生学业,重者可能使学生致残,甚至危及生命。伤情的发生,对学校、学生、家庭都带来了种种不便和痛苦,在给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给教师、学生、学校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极大地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为此,一些学校,在领导授意、体育教师出于对自身职业的稳定性考虑等情况下,在体育教学中取消了一些危险系数较大的运动项目,同时加大了体育课准予请假的力度。这种因噎废食的消极做法,已逐渐成为体育教师的普遍共识。积极的态度是应该从引发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出发进行分析,从而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原因分析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其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特性。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坚持面对现实,从导致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着手,进行梳理,尝试有效的对策。下面进行一一分析:

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导致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内在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内因主要是指由于个人或组织的过失、疏忽等不当行为而给体育教学带来的风险。作为主观因素的家长、体育教师和学生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尽可能地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家长对安全的忽视是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根源。

从很多意外伤害事故中可以看出,有些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对子女的身体状况无暇顾及。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孩子的早餐情况、服装、鞋子,但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家长只知道给孩子钱,至于吃了吗、吃什么,一概不问。更令人悲哀的是:有些孩子上学穿着打扮模仿明星,还要夸孩子“真漂亮”、“真帅”。由于运动装备问题造成的伤病也不少。家长对体育教学潜在价值观的模糊,直接导致了对孩子生活上的管理不严谨,是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根源。还有一些家长在学校了解新生入学身体状况的意见征求时,没有引起重视,碍于面子,甚至很多家长瞒报或者谎报子女的身体状况。尤其是一些先天性遗传疾病,如果不告诉班主任、体育教师,就埋下了安全隐患的种子,教师在不知情下,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难免会发生意外。

(2)教师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重要因素。

教师安全评估能力不强是一个关键因素,由此会带来安全问题上的认知模糊。有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教学,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上课时,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的讲解和落实力度不相等或不到位。由于认知模糊,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细节,经验主义意识占上风,常抱侥幸心理。教师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敷衍了事,导致学生准备活动不充分。课堂调控能力差,缺乏对学生有效的、合理的组织与管理,以致课堂组织纪律性差。课前对场地、器材的布置未充分重视,以致场地、器材布置不合理,留下了安全隐患。对体育教育中应遵循的各种规律未能自如运用,教材安排不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运动负荷安排不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特点的个体差异,运动负荷超过了学生可以承受的生理负荷量;指导方法不正确,教师对动作技术理解不够,保护帮助措施不当,给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在发生损伤事件中,由于现场处理能力差,方法不当,易造成二次损伤。

(3)学生对安全的认识不足是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

①学生对安全问题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体育课着装不符合要求,课堂纪律松散,不听从老师指挥,没有做好准备活动,在各器官系统活动功能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的情况下就投入紧张的体育运动。由于这时肌肉的力量、韧带弹性和伸展性都较差,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对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的危险缺乏预见,特别是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动作莽撞,也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②学生自我认识不够。有些学生没有把自己的特异体质告诉老师,导致老师忽视了对他们的特殊照顾。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差,平时不爱活动,做技术动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在自身缺乏必要的保护帮助的情况下去练习,或在需要相互保护帮助的项目练习中未能尽心尽职,也极易引发意外事件。

2.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来自外部的风险,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中的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风险和气候、季节及环境风险。

(1)舆论的负面影响是发生意外伤害的社会因素。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几代人的唯一希望,若伤害事故发生到一个孩子的身上会给多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及经济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加上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受伤害的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向学校讨个说法,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我们知道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风险性,意外伤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而教师则成为意外伤害事故责任的最大承担者。这就造成不少教师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一些活动器械只是摆样子,不让学生使用,或降低教学要求。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怎么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如何能实现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呢?反而,会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的机率也更大。

(2)学校的重视程度是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客观因素。

①学校缺乏预防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从现状看,学校领导普遍缺乏体育教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某地学校体育课发生意外事件,基本都向体育教师灌输消极的理念,其核心意思就是:“宁可让学生坐着死,决不能让学生跑中死。”一些学校对于新生入学没有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就有可能忽视了对一些特异体质学生的照顾,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缺乏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不安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是造成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包括体育设施的陈旧、体育器材准备不够或摆放不当等。尤其是室外体育器材,长期受日晒雨淋,就会生锈、腐烂,学校如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就会发生体育伤害。

②学校医务监督不力。学校体育活动缺乏必要的医务监督或流于形式,有些学校由于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所以在体育课或运动会上,使身体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病、低血糖等疾病的学生参加了锻炼和比赛,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3)气候、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是发生意外伤害的外在因素。

学生每一天面对的教学环境是截然不同的,教学环境中的风险表现在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活动场地两方面。自然气候条件包括热、寒、雨、雪等给体育场地造成的破环和对教学造成的不便,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雨天、气温过高或过低等,均易引起运动损伤;发生损伤的季节多为秋冬季,因为天气变冷,人体肌肉韧带的弹性和运动协调性相对较差,肌肉僵硬、动作失调而致伤。活动场地的风险因素包括学校活动场地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等,针对不同的场地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安全要求也不同,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疏忽,就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发生。

二、对策研究

综合上述,造成体育教学意外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地讲,一个教师组织几十个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学生进行室外的身体练习活动,这就决定了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不可避免性。学校、体育教师考虑再周到,措施再落实,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仍难免磕磕碰碰,发生意外事故。

那么如何才能减少、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1.学校要加强安全防范,建立长效的安全工作机制。

学校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认真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安全防范。新生入学时,建立卫生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个别特异体质学生,学校要给予适当照顾。平时要加强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医务监督和严密有效的组织管理;要定期检查和维修体育设施,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活动。学校要确立风险回避意识,在雨、雪天气要停止上体育课。学校应科学安排体育课的教学时间,特别是上午第四节和下午第一节。学校为了校园卫生,一般禁止学生在课间吃零食,但到了第四节课,学生能量供应不足,易促使安全事故的发生。从各地的报道看,第四节事故率较高,可能与能量供应不足有关。下午第一节课,因与午餐时间间隔时间短,会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同时不利于运动,从常识上讲,最起码间隔一个半小时以上,就显得比较科学。但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学校,根本没有从生理学上为学生考虑。因此,建议在校长培训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培训。

2.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加强安全教育。

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体育教学安全评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按体育课教学的课堂常规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规范的体育课学习。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悉心策划教案,做到组织有序、方法得当。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要传授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做到例行检查、场地器材检查与学生自我检查,做到因地、因人、因情况而异,合理组织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对学生做到言而不厉、求而不苛。要提高安全评估能力和现场处理能力,建立学生间相互向教师报告制度,教学中始终将学生安排在可控范围内。

3.学生和家长采取安全措施,树立安全意识。

学生要在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下,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要将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尤其是特异体质告诉教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会给予适当的照顾,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家长除了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外,还应该有风险转移意识,应尽早为孩子购买人身安全保险。风险转移可以减少学生家庭和学校及教师的矛盾、纠纷,也能减轻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

4.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监管力度。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资金投入的监管力度,督促学校及时改善、更新体育教学设施及运动、训练器材,确保器材、场地等设施使用的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总之,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意外伤害事故,教师在课堂中处处想到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学上扎扎实实、认真负责,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科学、合理、规范,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互相保护帮助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健康平安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