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防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3

青岛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防制策略

赵国有林滢史晓燕姜珍霞

赵国有林滢史晓燕姜珍霞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青岛266033)

【摘要】目的分析青岛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向政府提出综合性的预防控制策略,更好地控制其流行。方法收集并分析1992年到2011年青岛市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报告病例逐年增加,2009年后快速增长。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但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另外,2008年后同性性行为传播有巨大增加,感染者的平均年龄有所下降,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并且男女比例升高明显,感染者中未婚者比例也有显著升高。结论青岛市面临艾滋病防制的关键时期,除了如健康教育等一些综合防治措施外,应切实加强真正能减少危害的有效措施以阻止艾滋病病毒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关键词】青岛艾滋病流行特征防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153-03

EpidemiccharacteristicsofHIV/AIDSandpreventionandcontrolstrategiesinQingdao

ZhaoGuoyouLinYingShiXiaoyanJiangZhenxia

(Qingdaomunicip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Qingdao266033)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HIV/AIDSepidemiccharacteristicsinQingdao,andtorecommend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controlstrategiesofHIV/AIDStoQingdaogovernmentsoastocontrolitmoreeffectively.MethodsTheepidemicstatus,surveillanceandepidemicdataofHIV/AIDSinQingdaofromtheyear1992to2011werecollectedandstatisticallyanalyzed.ResultsThenumbersofreportedcaseswereincreasingyearbyyear,andHIVinfectorshadincreasedrapidlyafter2009.ThreemodesofallHIV/AIDS,butsexualwasthemajortransmissionroute.Bytheway,homosexualtransmissionhadadramaticincreaseafter2008.Theaverageageofinfectorsdeclines,theproportionofunmarriedcasesandmalecasesincreasedrelativefaster.ConclusionQingdaoisinfaceofacriticalperiodofpreventionandcontrolforHIV/AIDS.Effectivecomprehensiveharmreductionstrategiesshouldbestrengthenedassoonasexpectfor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ssuchashealtheducationtointerrupttheHIVspreadfromtheriskgroupstothegeneralpopulation.

【Keywords】QingdaoHIV/AIDSEpidemiccharacteristicsPreventionandcontrolstrategy

青岛市作为一个沿海旅游城市,自1992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后,艾滋病疫情迅速蔓延。国家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以来,监测力度的不断加大,同时检出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DS)快速上升。为了全面了解青岛市的艾滋病流行特征,探讨切实有效的控制策略,现对1992年发现第一例感染者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青岛市所有发现上报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DS)进行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所有资料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199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现并上报的青岛市的病例。

1.2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分析。

1.3时间分布与趋势

青岛市1992-2011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变化趋势(见图1)。

图11992-2011年青岛市HIV/AIDS年度变化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1992年,青岛市发现了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劳务输出非洲而通过性接触途径感染),90年代中期,又发现了几例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因有偿献血(浆)和使用血液制品而感染)。在90年代,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基本上为有偿献血(浆)者和国外性接触传播者,他们的感染途径简单,感染人数较少,80%以上为青年男性,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

2000年以来,青岛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这期间又经历了两次快速增长期。

一个是2005年之后,原因可能是由于筛查实验室不断增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自愿咨询检测更加方便;同时主动监测力度不断加强,外来媳妇专题检测、羁押场所的监测都逐步走向正规,医疗机构对艾滋病检测的意识也逐渐加强,2005年发现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还多。

另一个是迅速增长期是2009年之后,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另一方面青岛市参与了中盖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大了对男男性接触(MSM)这一高危人群的动员检测,在这一人群中发现了大批感染者,再加上艾滋病宣传干预的范围扩大,广大群众对艾滋病主动检测的意识增强,能很好的利用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同时也提示青岛艾滋病传播确实处于快速增长期。

1.4年龄分布

我市发现的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20-29岁年龄组占到43.48%,30-39岁年龄组占到32.14%。这两个年龄组总计占到所有感染者的3/4。

随着时间的变化,感染者的年龄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由2004-2005年的39.98±1.16岁下降到2010-2011年的32.58±0.42岁,其中在校学生感染者增加明显。

1.5性别分布

男性感染者占所有发现的感染者人数的4/5,女性只占到1/5。

从年度分布来看,从2003年开始,我市所发现的感染者中,男女比例几乎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近几年,从2003年的2:1,上升2011年的接近9:1。(见图2)

2003—2011年青岛市HIV/AIDS性别比例变化趋势图

1.6婚姻分布

婚姻分布为未婚占1/2还多,已婚占1/3,其余为离异、丧偶或不详。

从年度变化来看,未婚所占的比例由最初的少于已婚人数到2011年的3.5:1,未婚感染者已经大大超过了已婚人数。(见图3)

图41992-2011年青岛市HIV/AIDS传播途径变化趋势图

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均存在,但性接触传播一直是青岛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占到所有感染者的约4/5,其中的52%是异性性传播,其余48%是同性性传播。虽然总的来说异性传播人数超过同性传播人数,但同性传播近年来上升趋势非常显著。(见图4),同性传播导致的HIV感染者已由2004年前的0例,上升到2011年的110例,占所有传播途径中的52.2%。此外,通过输血、母婴等传播方式的感染者比例相对较低,并且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不明显。

2.讨论

艾滋病流行迅速,病死率高,已成为当今世界15-59岁的人致死的主要原因[1]。目前我国已进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2]。青岛市作为艾滋病的低流行区,近几年感染者也有快速增长的趋势。

2.1青岛市HIV流行特征

2.1.1自1992年青岛市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数量逐年增多,经过2008年前的相对平稳期后,自2009年以后快速增长。这一方面可能与2009年后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不断增多,艾滋病筛查的人群的不断扩大,参与国际AIDS防控项目,筛查力度加强,从而发现了更多的感染者有关外;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青岛市确实进入了HIV感染的快速发展期。

2.1.2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尤其是近几年,男女比例上升更明显,由2003年的2:1上升到2011年的接近9:1。这可能与近几年男男性接触明显增多有关。

2.1.3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均存在,但性接触传播一直是我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占到所有感染者的约4/5,其中的52%是异性性传播,其余48%是同性性传播。总的来说异性传播人数超过同性传播人数,但同性传播近年来上升趋势非常显著。

2.1.4发现的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未婚感染者上升趋势明显,在校学生感染率显著上升。

2.2青岛市艾滋病防制策略

鉴于青岛市以上的HIV流行特征,尤其是在快速增长期的防制艾滋病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的控制HIV在青岛市的流行,特提出以下防制策略。

2.2.1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虽然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单一性,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了有利条件。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3]。其主要预防措施为:①洁身自爱,反对性乱,避免多个性伴侣,②不从事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③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④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⑤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拔牙、打针、针灸、美容或手术;⑥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⑦避免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沾染上伤者的血液;⑧正确使用避孕套;⑨患有性病的人应积极、及时进行治疗。

2.2.2针对男男性接触等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措施。HIV通过性途径在人群中的传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感染者具有感染他人能力的时间长短;二是每次性接触的传播风险;三是性伴的更换频率[4]。而HIV在MSM中的性传播是体液交换的结果,基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多性伴关系;二是无保护的插入性行为。MSM的主要性行为是肛交,而肛交因生物学因素的原因更容易导致HIV的传播[5]。同时,MSM的固有性交方式使他们更易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而性传播疾病的协同作用使HIV在这一人群中的传播大大增强。另外,MSM多数较年轻,性交较频繁,严重的社会歧视使性伴间的关系松散脆弱,造成了他们多性伴和无保护性的性交方式。由于担心歧视,MSM普遍回避HIV检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依从传统文化的要求与女性结婚,导致HIV双向传播成为可能[6-8]。以上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MSM人群传播HIV的机会和危险性。故深入MSM、吸毒、商业性服务等高危人群,对这些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2.2.3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艾滋病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检测点的建设,扩大监测检测的覆盖面及可及性,尽可能发现HIV感染者及病人。对发现的感染者及病人提供良好的检测后咨询和健康教育,减少他们传染给别人的风险。

2.2.4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在目前对艾滋病尚无特效药和预防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减低HIV的传播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对在校高中生及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其危害。通过学校辐射到家庭、社区,真正达到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对艾滋病的预防及控制有重要意义[9]。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R].2004.5.

[2]吕繁,田芳,王岚,等.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及疾病负担[A].中美传染性疾病国际学术报告研讨会大会报告论文集[C].2002:1-5.

[3]吴尊友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4):221-233

[4]世界银行政策研究报告.正视艾滋病—针对这一全球性流行病的公共政策重点(修订版)[R].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15-16,51.

[5]Bourinbaiar,A.S.,andD.M.Philips.1991Transmissionof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frommonocytestoepithelia[J].JAIDS4:56-63

[6]张北川,刘殿昌,李秀芳,等.中国大陆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一)[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1):7-10.

[7]张北川,李秀芳,史同新,等.2001年1109例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3):214-216.

[8]张北川,李秀芳,胡铁中,等.中国大陆男同性性接触者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情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10,22(5):337.

[9]李延军,蔡梦琦,徐丹,等.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4):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