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的改进

/ 1

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的改进

王志军

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的改进

王志军(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医院黑龙江方正150822)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23-02

下颌前突是最常见的牙一颌一面畸形。以前常用下颌骨体部截骨术矫治。需经颌下皮肤切口,两侧拔除一个尖牙;截去体部一段骨质。术后遗有颌下切口瘢痕,下唇痳木等后遗症。

自1957年Trauner,Obwegeser提出下颌升支截骨术,经改良现己成为正颌外科中矫治,颌畸形的常规用术式。但术前检查及手术需价格昂贵的设备。我们暂进还不具备。为解除这类病人

的痛苦,我们克服许多困难,经过改进用简易设备开展这种术式,从1999年~2007年做12例。取得满意效果。下面介绍我们的改进。

1根据文献报道,术前做X线头影测量,确定畸形程度,术中截骨部位,数量,并作预测。按照要用头颅固定架及眶下指针。我们无此设备。根据普通头部X片。结合目测及牙列石膏模型分

析,不难做出下颌前突畸形的诊断。下颌升支截骨术是使下颌骨体部后退,升支部骨断面重叠,减轻体部前突,达到矫治效果。从牙列模型上可以看到术后下颌后退的程度及列咬合情况。不用于下颌骨体部截骨术,须先决定截骨部位及数量,对头部X线片工求较严。根据这种分析,我们只拍普通头部X线片,结合石膏模型仍能较准确预测到术后畸型的矫治效果。术后实际效果符合我们的预测。

2升支内面下颌孔上方的水骨骨皮质切口和下颌角外侧垂直骨皮质切口,需用特制的专用电动来复锯。我们用自制锋利的窄锯,配合自制拉钩,显露骨面,并把血管神经束拉向内侧,予以保护,用手工锯骨。未发生过损伤血管而大出血的情况。

3在上述的升支内面水骨皮质切口与下颌外侧垂直骨皮质切口间,要斜行截骨,即矢状劈开升支,此处为升支前缘有磨牙后区,骨面狭窄且不平坦,需专用摆动锯切骨。我们采用一般电动骨钻,在要劈开的截骨线上,钻一排孔,深达骨髓质,孔间距离约0.5CM。再用普通骨凿,沿骨孔线凿至升支宽度的1/2~1/3深度。最后用骨凿施橇力,使深部骨质裂开,也较容易完成各支

矢状劈开,而不损伤下颌骨管内的血管神经。

4我们使用自制器械,操作难度大,术野显露要求更充分,这就要求牵拉下颌开口时用力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按常规一侧手术步骤全部完成,再做另一侧升支矢状劈开后,进行另一侧手术操作时,牵拉开口的力量完全由这侧的颞颌关节承担,易造成损伤。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改变操作顺序。即在一侧完成切开,分离,内外骨皮质切口及两切口间骨皮质钻后,暂不劈开。再于对侧完成同样操作。在行上述操作时,两侧的颞颌关节同时承担牵拉下颌的力量。两侧部完成上述操作后,最后再分别劈开两升支,则由一侧颞颌关节单独承受牵拉的时间缩短,受力也小,减少损伤颞颌关节的可能性。

5升支矢状劈开,下颌骨体后移于矫正位后,升支部骨片相对前移,升支下部,尤其是前份骨片与磨牙钻戒侧骨质接触。因此处下牙弓较宽,使升支下部骨片钻戒展,髁状突原有位置,角度变化较大时可对颞颌关节造成损伤。我们将升支下部,尤其是前份骨片除去一部,减轻或消除升支钻戒展,使髁状突位置变化很小,减轻对颞颌关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