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联合立普妥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厄贝沙坦联合立普妥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吴道山吴明

吴道山吴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卫生院571151)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228-01

【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永久性房颤患者4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8周的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室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控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控制心室率上较常规治疗无优势,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房颤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这可能对预防血栓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持续性房颤

2007ESH/ESC高血压指南中指出,房颤是ARBs的适应证之一,ARBs是复发房颤首选的抗高血压药;而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在特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1],阿托伐他汀能缩短房颤持续时间[2]。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49例于2009.4~2011.4期间就诊于我院并确诊为永久性房颤的患者。入选标准:经病史、体查及辅助检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确诊为房颤,病程>6个月,按照欧洲心律学会(EHRA)房颤相关症状分级分为Ⅲ和Ⅳ级[3]。排除标准:①甲状腺、肺及肝脏疾病;②肾衰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③高血钾、低血压患者、心脏病瓣膜病变;④入组前1个月内使用过ACEI和/或ARB药物;⑤不能耐受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治疗者。

1.2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房颤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安博维,杭州赛诺菲圣德堡民主制药)75mg/天,7d后若无低血压则加量至150mg/天,若血压降至90/60mmHg则剂量减半;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mg/天。所有病例均在干预前、治疗2月后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均在晨起空腹时抽取外周静脉血约3ml,离心、分离血浆,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GMP-140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定血浆TXB2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采用SPSSl3.0软件分析数据,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受试者的一般情况

共纳入49例老年患者,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61~78岁(67.7±4.7),心房颤动病程0.7~6.3(1.80±1.09)年。按照欧洲心律学会(EHRA)房颤相关症状分级后,29例为Ⅲ级,20例为Ⅳ级。

2.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5),两组受试者的房颤相关症状分级为Ⅲ和Ⅳ级的百分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5)(详见表1)。

表1两组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分组例数

(男/女)年龄

(岁)病程

(年)Ⅲ级(人)Ⅳ级(人)

实验组25(15/10)66.5±4.11.54±0.651510

对照组24(15/9)68.9±5.12.07±1.381410

2.3心率情况

受试者均治疗两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静息心室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心率次数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心室率(次/分)

治疗前治疗后

实验组137.1±12.2β*80.3±6.0△

对照组142.2±11.9*82.3±5.9

注:β表示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室率均显著降低(P<0.05)无差异;△表示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永久性房颤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持续心慌胸闷的不适症状、长期服药副反应率高、抗凝治疗不能完全避免脑卒中等不良事件,都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生存质量[4]。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PTS)是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5]。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与其存在血栓前状态有密切关系[6]。近十年来的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是在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与纤溶及血液流变学的共同参与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起始动作用,而抗凝、纤溶系统起持续作用,终致血栓形成[7]。

本研究以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了其对心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实验组的心室率从137.1±12.2下降到80.3±6.0,对照组的心室率从142.2±11.9下降到82.3±5.9,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室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室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对于房颤心室率的控制没有治疗优势。本研究提示我们,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进而改善房颤患者的血栓前状态、预防血栓形成,降低栓塞性疾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这可能为老年永久性房颤的治疗尤其是改善房颤血栓前状态、预防血栓形成提供了新的临床方法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FauchierL,PierreB,deLabriolleA,etal.Antiarrhythmiceffectofstatintherapyandatrialfibrillationa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JAmCollCardiol,2008,51(8):828-835.

[2]杨延宗,马长生等.第三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会议纪要[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12,9(6):477-479.

[3]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7).

[4]杨延宗,马长生等.第三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会议纪要[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12,9(6):477-479.

[5]武焕玲,林隆玖.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中国实验诊断学.2003;7(4):277-280.

[6]LipGYH.Doesatrialfibrilliationconferahypercoagulablestate.Lallcet.1995;346:1313.

[7]GoetteA,lttensonA,HoffmannsP,eta1.IncreasedexpressionofP-selectininpatientswithchronicatrialfibrillation[J].PacingClinElectrophysio1.2000;23(11Pt2):1872-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