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策略,关注能力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讲究教学策略,关注能力发展

龙月琴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龙月琴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361009

摘要:数学问题解决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课程对数学的要求。为了使问题解决教学能有效践行新课程的理念,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加强生活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能力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要发展学生的“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四能”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问题解决教学,由于教师采用题海战术等单一的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如何摆脱这一教学困境?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把握读题方法,培养审题能力

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问题解决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审题四步曲”(一读明题意,二圈明重点,三思明含义,四理明思路),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明确审题方法。如:养鸡场去年养鸡1000只,今年增加到1500只,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一读明题意”:题目讲的是今年和去年养鸡的事。“二圈明重点”:把题中的重点词、关键句用符号圈出来,该题就把“增加到”和“增加了”圈出来。“三思明含义”:理解“增加到”与“增加了”不同,“增加到1500只”就是指今年养鸡的只数是1500只。“四理明思路”: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就是要先求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只”,再求“增加的只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通过“审题四部曲”,不仅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读通、读懂、读清了题目的意思,而且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的提升。

二、强化方法渗透,培养分析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最为关键的是分析数量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在训练、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分析方法。

数形结合法。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应用画图法,将题目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语言,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化难为易。如:“商店运来苹果、橘子和香蕉共120,千克苹果的重量比香蕉的2倍多5千克,橘子的重量比香蕉的3倍少11千克,三种水果各多少千克?题目中出现了苹果、橘子和香蕉三种数量,苹果和橘子的重量都与香蕉有联系,这里的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可以借助图形或线段图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香蕉看作1份,画出线段图,这样苹果、橘子和香蕉的重量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图略)。苹果去掉5千克就刚好是香蕉的2倍,橘子增加11千克就刚好是香蕉的3倍,这样三种水果的总重量为120-5+11=126千克,正好是香蕉的1+2+3=6倍。解答:香蕉:(120-5+11)&pide;(1+2+3=6)=21(千克);苹果:21×2+5=47(千克);橘子:21×3-11=52(千克)。

数与形的结合,使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可引导学生用表格法、列举法、假设法、综合法等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分析办法,在反复实践中学会灵活应用分析方法,从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生活联系,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且要回归于生活。生活化的问题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运用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熟悉的素材,拉近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例如在“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给一间教室铺地,用边长15厘米的砖块,铺了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25厘米的砖块,需铺多少块?”有的学生错误地写成“15×2000=25x”。学生解题出现错误的深层原因是缺乏生活经验,不了解如何测算地面所铺的砖的块数,自然理解也就出现了偏差。为了让数学不再抽象、让生活能给数学智慧,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分小组在班级量一量、算一算需要多少块地砖,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生今后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总之,问题解决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四能”的培养。日常教学中要加强数学实践,关注学法指导,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忌机械训练,讲指导艺术,深入分析学生产生解题错误的深层原因,反思教学的不足,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向理想的教育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陶金珍潘小云《小学生数学思维阶梯拓展60课》。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