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龙红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龙红东

龙红东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415300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42例),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不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肢体康复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并且实验组护理后的语言、肢体康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促进患者语言与肢体能力的快速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

近年来,我国脑梗塞患者在逐渐增加,在脑血管疾病中,其占有重要的发病比例。其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通常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血样,继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坏死、脑软化等现象[1]。该病起病比较急,且发展快,致残率较高,通常会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该病加以重视,急需要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需要加强积极有效的护理,以便促进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的快速康复[2]。本研究通过对8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梗塞患者,均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2例);另一组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44-73岁之间,平均为(58.7±3.8)岁。病程为1-6年,平均为(2.7±0.3)年。失语12例,左侧偏瘫14例,右侧偏瘫16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45-74岁之间,平均为(59.3±3.9)岁。病程为1-5年,平均为(2.5±0.2)年。失语14例,左侧偏瘫13例,右侧偏瘫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来执行。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其具体护理如下:

(1)心理护理

由于脑梗塞患者会出现失语、偏瘫等现象,会出现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该病的相关内容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正面对待疾病,树立治疗的信心。

(2)体位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可以采取健侧卧位,需要在躯干前后放置高枕,确保身体稳定性,将上肢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控制在100°左右,在上肢与下肢下方分别垫上枕头。在采取仰卧位的时候,需要在患侧肩下垫上软枕,上臂需要向外展45°且伸直。在腕关节出维持背曲位,在手上放置250g沙袋,确保手指关节伸直。另外,在患侧膝下部位垫上软枕,确保膝关节微曲。每隔2小时,需要更换一次体位,避免出现运动肌异常、压疮、关节僵直等现象。

(3)语言功能康复护理

针对失语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逐渐对患者进行语言练习,从简单音节逐渐向复杂递进,每天需要练习一定量的语言表达,逐渐从简单的单词、句子逐渐到人物交流进行练习,并告知患者需要多说多练。并且,可以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看书等方式来练习,以便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

(4)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针对偏瘫的患者,需要在生命体征稳定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被动与主动运动练习,由健侧逐渐到患侧,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进行练习。并且,需要对肩部、肘部、腕部、手指、髋部、膝部、脚踝等部位进行运动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其幅度需要逐渐扩大,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护理。每天练习3-5次,每次需要维持10-20min,以便有效的促进患者肢体力量的恢复。同时,需要对肌肉进行拍打、按摩处理,以便促进肌力的快速康复。在患者肌力恢复后需要告知患者尽早开展主动运动练习,逐渐开始坐位与站立、行走练习,以便促进偏瘫肢体的尽快康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自发谈话、复述、书写等方面,总分为100分,优:90-100分;良:81-89分;中:60-80分;差:低于60分。

采用FMA评价法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价,总分100分,优:90-100分,良:81-89分;中:60-80分;差:低于60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计量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肢体康复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并且实验组护理后的语言、肢体康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肢体康复效果对比

注:#表示与护理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在饮食与生活方式中发生巨大变化,而脑梗塞疾病是脑血管中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脑梗塞疾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致残率较高,容易引发失语、偏瘫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时,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便提高预后情况[3]。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确保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治疗,通过良好的体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快康复进程。同时,语言功能康复护理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可以对失语、偏瘫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促进患者语言与肢体能力的快速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玉玲.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23(12):908.

[2]赵冬艳.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2):12.

[3]揣松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