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

许建新

许建新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陕西西安710000

中图分类号:G80-3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课程标准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多样化、弹性化。因此作为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应该尽快进入“角色”,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走进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方法

2001年,新的课程标准在各省级教育部门确定的学校开始实施。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四大课程理念: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四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这新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开发具有活力的体育课程。

这一理念的提出无疑会给教育部门和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会引发体育教师这一角色的一系列历史性转变。因此,教师个体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

1、突破传统授课框架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一味执著追求技术技能动作的养成,片面关注技术教学,“学”与“乐”等诸多积极因素难以体现,形成了“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局面。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违反了“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障碍。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创造性学习,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克服这一弊端的有效方法。

2、改变教法,优化学法,激活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倡“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人人受益;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强调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加强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全方位开发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变“教材牵着教师走”为“教师牵着教材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点睛画龙,不是照着教材死搬硬套,学生根据教材要求通过尝试练习、思考讨论,交流反馈、师生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发展个性,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通过教师导趣,引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爱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以学定教,形成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体化学习兼容并存,使多边互动的优化学习机制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1、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材料,通过图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直观的印象,这是讲解示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例如在前滚翻教学时,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预先录好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后脑、肩、背臀依次触垫——抱小腿蹲撑起立的文字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的需要重复播放画面、讲解动作。加上师生的不同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就更简单、更积极主动,掌握理解动作要领就更快、更直观。

2、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探究知识、发展创新能力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模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想象,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当学生没有任何学习动机时,可以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如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内容,采用新兴的街舞、健美操、搏击操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外部学习动机以后,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以及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并引导这些内部心理因素,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强烈而持久的内部学生动机之后,仍然要利用外部条件去激发外部学习动机。如让学生自己创编街舞、健美操等激发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总之,要以创设情景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为主,适当利用外部学习动机,使两者并行或轮流交替。

3.转化评价,活跃体育课堂

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科学化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由原来的重甄别功能转化为学生发展服务,量化与质化评价相结合,绝对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终结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评价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情趣,协调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沟通了师生的联系。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同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方面的个性差异都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例如,《投掷》课题,我们对学生体育评价的操作基本上从参与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认知与知识。竞争与合作精神、交流与情感表现五个方面进行;方式有:自我评价、学生间互评、教师评价、综合评价;运作步骤: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单元终结评价、学期总评。可行性评价功能,学生看得见,学生学有劲头,练有奔头,做有目标。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明确健康的新观念,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主张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使学生从"让我学"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为激发、引导、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塑造、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从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进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