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干预

苏嫦娥

(河北省张家口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目的提高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管理安全率,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6年1-12月综合性ICU管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具体原因,实施相应对策。结果ICU患者管路护理安全率由91.2%(2015年1-12月)提高到95.8%(2016年1-12月)。结论成立管道护理管理小组、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明确标识、严格规范交接班制度、合理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提高ICU患者管道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的有力对策。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问题;原因分析

重症监护室(ICU)是急危重症患者集中的科室,患者携带管道繁多,是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管道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患者及生命支持中有重要作用和价值[1]。

对于ICU患者管道护理工作不细致,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本文将2010年1-12月我院ICU收治的398例患者的管道护理状况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使管道护理安全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6年1-12月我院ICU收治患者398例,男112例,女186例;年龄0.5~92岁;重症颅脑损伤42例,心胸外科术后78例,腹部手术后72例,多发伤90例,妇科疾病45例,骨科患者99例。置管数均≥5根。

2常见问题

2.1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管道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插管拔出,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管道脱落拔出。

2.2管道引流输入异常

管道堵塞、受压、扭曲、接头衔接处分离,引起管道输入引流不通畅,渗漏。

2.3管道相关性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静脉血栓。

3原因分析

3.1固定不妥善放置管道时,未能注意患者的体位,管道特殊性及接头衔接处处置不当,易造成管道扭曲、折叠或脱落。

3.2标识不清各管道无标识或标识项目不清、不全。在治疗护理活动中会影响医护人员对病情及时做出观察和判断,甚至发生连接错误。

3.3无菌观念差在处置各管道时不注意无菌操作,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机会。

3.4护理管理因素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差,观察病情不及时均会影响到对管道情况的判断。

3.5意识清醒患者心理压力大,不能耐管,昏迷患者由于躁动不安,易发生拔管。

4干预措施及效果

4.1干预措施

4.1.1成立管道护理管理小组,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责任心:护士长任组长,组员由具备本科学历和ICU工作经验>5年的护士组成。根据护理人员管道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选择技术熟练、工作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负责带教、指导低年资护士。针对ICU护理的特点,重点培训专科特殊管道的护理。定期举办各种管路护理知识讲座,同时由高年资护士向大家演示各种管道的具体护理和固定方法。对于同时携带多管路和特殊管路的患者,在病房现场操作具体固定方法。多管道患者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2],两类管道应尽可能放置在患者的左右两侧,即便是同侧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勿捆绑在一起固定,这样放置为管道护理、换药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术后重症患者多为昏迷、麻醉未清醒、躁动患者,严防管道脱出或误拔,各类管道均留有足够长度,便于患者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注意放置好管道。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等采取双固定方法:胶布加扁带固定,有效防止管道脱落。

4.1.2强化感染控制,增强无菌观念:ICU患者长期卧床,全身免疫力低下,易致ICU感染[3]。规范无菌操作流程,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感染。注重医护实习人员管理,限制ICU的探视人员,加强探视人员的个人防护及手卫生措施。严格床单位和各种物品的消毒。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制定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措施及多重耐药菌警示标示,加大ICU多重耐药菌控制力度,从各个环节杜绝感染发生的机会。

4.1.3严密观察,加强交接班制度,实施ICU患者管道全程护理:ICU患者实行首接负责制,由首次接诊的护士负责对患者留置的管道进行固定、标识。根据医嘱、患者病情、管道护理要求、治疗需要妥善固定管道。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对各管道进行标识,内容包括管道名称、置管深度、时间、置管人签名。中间更换管道和引流装置要重新标明更换时间。一些特殊管道需要特别注意,要在床旁挂警示标志,提示医护人员和患者要注意的事项。每班要严密观察记录留置各管道情况。患者翻身、排便时因体位改变,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污染。动态观察患者局部表现和全身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医师。交接班时,接班护士阅读患者护理记录后,交接班护士共同到床旁查看核对患者留置管道情况。交接清楚各管道置管深度,置管时间,有无受压扭曲移位,是否通畅,置管处有无红肿、渗血、污染等情况,以及管道固定情况、导管装置连接有无松动脱落牵拉。另外,要交接核对输入性管道输入液体名称、量、速度及有无不良反应;引流减压性管道引流物的色、量、性质;监护型管道使用情况,监护内容。患者在转科时和相关科室详细交接患者管道留置情况,并交代注意事项。

4.1.4根据患者病情,注重护患沟通,实施个案化护理:良好的护患沟通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4]。对清醒患者尤其是不合作患者,应加强护患沟通,耐心讲解留置管道的必要性和人体正常不适反应,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吸痰、换药、翻身等可引起患者不适的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音乐疗法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因此给病情稳定、清醒的患者听一些曲调舒缓的音乐,以减少其恐惧、焦虑心理,减轻由置管所致的烦躁情绪。对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患者予以约束带适当腕部约束,必要时胸部加一约束带固定。烦躁不安、长期留置导管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呼吸肌做功,利于治疗。

4.2效果通过成立管道护理小组和实施个案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使ICU患者管道护理安全率由2015年1-12月的91.2%提高到2016年1-12月的95.8%,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5讨论

管道护理小组的成立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同时可促进专科管道护理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使护理质量内涵得到大幅度提高,也为ICU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了反馈指导和经验借鉴。采用管道标识对ICU患者管道进行安全护理干预,在提高护士对ICU重症患者管道护理的风险识别和降低管道护理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加强护士长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选择适当有效的固定方法,努力减轻患者不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增加对患者病情观察等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全程管道护理的系统化管理方法,在外出检查、转科时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作好充分准备,在搬动或转运过程中不间断使用各管路,保证各管道使用正常,及时处理异常状况;实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管路护理的安全。每班设立专职管道护理护士,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管道护理,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阳.ICU常见管道的护理管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8,8:16.

[2]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21-128.

[3]熊晓华.加强危机管理对降低重症护理风险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7(6):73-74.

[4]杨黎,吴兰迪,周英,等.ICU护患沟通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50-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