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预防和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预防和护理进展

于秋然

于秋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199)

【摘要】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一个典型的临床疾病,发病可累及所有的年龄、种族、社会阶级。每年10万人的发病率约为56-122人[1]。DVT的发生率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较高,因为血液的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都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使DVT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加成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68-0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术后常见的静脉性疾病,起病较急,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髋部骨折患者多属高龄,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髋部损伤患者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受限,从而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而且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等均存在,同时术中失血多使血液粘稠,多方面原因都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许多骨科手术后由于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缺少必要的防治措施,少数可造成肺栓塞(PIE)导致死亡,其发生率为10%-63%[2]因此,增强对DVT的认识,掌握或了解各种DVT预防的方法,已成为完善护理理论与实践,适应医学发展的必然需求[3]。

1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骨科手术前后需长期卧床,如肢体处置不当使血管扭曲、肢体制动、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特点,造成血液回流缓慢、停滞,产生涡流而诱发血栓形成。有些手术方式使肢体屈曲和内收位可引起下肢静脉受压变形,这些机械因素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手术本身的创伤出血,刺激组织因子和一些凝血因子激活,使其附着于血管损伤处,术后抗凝因子和内生纤维蛋白原减少,从而促进静脉血栓的形成。手术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越长。患者年龄越大,以及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明显增加。国内研究也证实,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DVT形成史及严重外伤史的患者易发生DVT。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骨科手术后易并发DVT。

2预防措施

2.1基本预防措施

术前应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本并发症的意识,积极治疗合并症,降低高危率;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压力过高,术中彻底止血,避免术后使用止血药,避免下肢输注刺激性强的药液或过多穿刺,体位摆放得当等这些因素均可有效防止骨科术后DVT的发生。

2.2术前护理

2.2.1入院后进行DVT危险因素评估。1分低危,2~4分中危,4分以上高危。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告知DVT的形成因素和危险程度。

2.2.2骨牵引时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注意保持牵引针孔处保持干燥、清洁,针眼处酒精消毒,2次/d,患肢膝外侧垫棉垫,防止牵引弓压迫腓总神经而出现足下垂。[4]

2.3术后护理

2.3.1引流管护理经常检查引流管状况,确保妥善固定,防止扭曲、阻塞、脱落。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注意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患肢有无肿胀及血液循环情况,保持敷料干燥整洁。引流量偏大时密切注意尿量及心率变化,并及时向值班医生汇报。

2.3.2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无合并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皮下淤点。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汇报值班医师。注意预防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等。术后平卧6h后可适当抬高床头,加强口腔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在肩背部、骶尾部、双侧髂嵴、踝关节、足后跟等骨突起部位放置棉卷,并定时按摩;经常更换。

3观察护理

有研究证明,约有50%DVT发生于术后第1d,30%发生于术后第2d,故术后早期的病情观察十分重要。

(1)术后

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定期测量患肢周径的变化,同健侧肢体比较并做好记录。如患者感觉肿痛感或胀痛加重,周径明显增大,皮肤发绀、潮红,皮肤温度升高,可能发生静脉血栓,需做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包括呼吸、血压、心率、意识等。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休克、晕厥、胸痛等危重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肺栓塞,需立即处理。

(2)每日做1次小腿腓肠肌的扪诊检查,如有压痛,可做腓肠肌局部压痛(Homan)试验,阳性者提示腓肠肌静脉丛有血栓形成。[5]

3.1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是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表现。应激状态下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凝血功能异常,以致血栓形成和肌张力升高不利于活动。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则有助于落实护理计划,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可用听音乐、看报、聊天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

3.2护理干预

股骨干骨折患者,因生活不能自理,担心预后差,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观消极情绪。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针对给予心理调护,护理人员要热情、主动服务,从一言一行中多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安慰和疏导,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不良心境,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注意肢体活动、皮肤色泽、水肿、扣诊有无肌肉深压痛,一旦出现患肢疼痛、肿胀、皮温、颜色变化、浅静脉充盈、腓肠肌疼痛或压痛,患者站立后有下肢沉重、胀痛感,须立即请医生查视,必要时测量双下肢相应的不同平面的周径,若双下肢周径相差大于0.5cm时需高度警惕DVT的发生。对出现DVT可疑症状的患者,3周内卧床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注意患肢保暖,室温保持25℃左右,行足部轻度背屈活动,不得按摩或剧烈活动,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引起肺脑栓塞,严密观察皮温变化,监测血中D-二聚体水平,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时期的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及健侧的周径比较。

4小结

综上所述,深静脉血栓近年来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了解DVT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DVT的警觉,对骨科手术后患者严密观察,并严格、有效地落实预防、护理措施,可极大地降低DVT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AⅪSM,VaehaniA.bcalandsystemicthrombolytletherapyforacuteYCTIOI.mthromboembolism[J].ClinCheBtMed,2009,24(1):73.

[2]MeissnerMH,WakefieldTWAseherE,et.al,Acrtevenousdisease;Venorsthrombosisandvenoustrauma.JVaseSurg2007;46(Suppl.S):z5e53.

[3]王映洁.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99-101.

[4]SegalJB,StreiffMB,HofmannLV,etal.Managementlfvenousthromboemlilismasystematicreviewforapraoticeguideline.AnnInternMed2008;146:211-22.

[5]魏鹤新.骨科大手术前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09.3(2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