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全肺切除术ICU病房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肺癌全肺切除术ICU病房的护理分析

蒋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全肺切除术ICU病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4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采取ICU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以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康复及预后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大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ICU病房护理可协同提高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对于加快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肺癌;全肺切除术;护理

肺癌作为胸部的严重疾病之一,全肺切除术仍作为治疗肺癌的最有效手段之一[1]。随着肺癌全肺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临床疗效得到广泛认可,但肺癌全肺切除术ICU病房的护理水平作为影响临床疗效、康复进程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肺癌全肺切除术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肺癌全肺切除术ICU病房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基于上述观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在ICU病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旨在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康复、改善预后。既往研究均指出,综合性护理作为全新的护理模式,在加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针对性较好。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ICU病房护理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4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男患28例、女患19例;年龄范围25.4~59.2岁、平均年龄(41.5±3.4)岁;肿瘤直径范围3.21~7.59mm、平均直径(5.02±1.67)mm;观察组47例,男患27例、女患20例;年龄范围24.9~58.7岁、平均年龄(42.3±3.6)岁;肿瘤直径范围3.19~7.48mm、平均直径(4.98±1.54)m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ICU病房常规护理,包括重症监护、吸氧治疗、建立静脉通道给药、预防休克及采取胸腔引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所反应的问题、了解患者的思想焦虑、帮助患者解决实际性问题,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及术后注意事项的认知程度;胸腔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胸腔引流管和通畅,定期挤压、更换胸腔引流管,避免胸腔引流管堵塞,并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质,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做好处理准备;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给予超声雾化,协助患者保持坐卧位,拍背咳痰,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情况,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充分吸氧、咳痰护理;饮食护理,术后24h后可尝试进食流质饮食,对于未排气的患者应忌食容易引起腹胀的饮食;术后第2天可逐渐进食半流质、普食,但仍以清淡、易消失,且营养丰富的饮食为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肺不张、肺栓塞、重症肌无力危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并发症发生风险,并给予针对性的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以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康复及预后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00%[2]。

1.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大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肺癌全肺切除术的ICU病房护理原则为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理状态和预后[3]。对此,在肺癌全肺切除术ICU病房护理中,采取综合性护理,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给予多层次的临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可知,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大于对照组的70.21%;提示积极、有效的ICU病房护理可协同提高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疗效。由于肺癌全肺切除术术后的心理状态往往不佳,治疗护理依从性较低,给予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胸腔引流、呼吸道管理作为提高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康复水平的重要手段,在综合性护理中,注重胸腔引流管护理、呼吸道护理,有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恢复呼吸功能均具有重要作用,与郑晓庆[4]等的研究观点相一致。肺不张、肺栓塞、重症肌无力危象等均作为肺癌全肺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对此,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评估并发症发生风险,并给予针对性的对症处理,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5]。由本研究表1可知,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提示积极、有效的ICU病房护理可协同提高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对于加快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楠,张国莉,郑守华等.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0-842.

[2]张竞,王云喜,初向阳等.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9):893-895.

[3]李学昌,王伟,尚立群等.高龄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及围术期处理[J].山东医药,2013,53(6):83-85.

[4]雷宇新.临床护理工作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12(5):118-120,154.

[5]于艳萍.护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运动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肺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5):139-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