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志愿精神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3

将志愿精神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初探

杨金焱

杨金焱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新时期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意义,把志愿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使志愿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教材。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志愿精神和时代意义,提出了志愿精神纳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志愿精神思政课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047-02

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提出了志愿精神纳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及时代意义

1.志愿者与志愿精神

“志愿者”的英文为“volunteers”。这个名称和概念由西方引入,志愿者被认为是在职业之外,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自愿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的人。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

我国的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下的定义是: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群体或个人。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国际上给真正的志愿精神作出定义,一必须是志愿,二不为报酬,三是利他。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志愿者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志愿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时代意义

(1)志愿精神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志愿精神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用志愿精神唤醒和培育人们的善良之心,使人们从内心深处生长出一种希望社会和谐、美好,希望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愿望。这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和谐社会就是充满志愿精神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充满志愿精神的发展观。

(2)志愿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灿烂的东方文明,从“乐善好施”的千年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和光大。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了帮助,而且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升华和发展。在北京奥运会上和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以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中,青年志愿者展示出的精神风貌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被称为“鸟巢一代”。广大青年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他们的行动既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了营养和力量,同时他们的精神也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

(3)志愿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志愿精神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人们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帮困扶贫,救急救难,有助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把志愿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把志愿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鲜活内容

在我国各高等学校,志愿者活动是青年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志愿者行动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现阶段高校青年学生的热点,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2009年7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制定了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

大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形成道德意识、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阶段。有人说,现在大学生缺乏责任感,更少有奉献精神,是迷茫的一代。其实,大学生都满怀报国激情和人生理想,在这一群体中弘扬志愿精神,特别容易引起共鸣。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挖掘和正确把握志愿者精神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使志愿者精神转化为课堂资源,把社会课堂转变为教育平台。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调动青年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把服务社会与教育青年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效的载体。把志愿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放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应。

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炼“海宝一代”的精神内涵,把志愿精神作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和精彩案例。在教学讨论和评价中增加宣传志愿精神的内容,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大志愿服务的力度,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志愿者精神是一种道德文化,需要传承、发展和研究,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建设,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学科依托和理论支持。

三将志愿精神纳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安排适当课时讲授相关内容,要编写激励学生发扬志愿精神的辅导读物,在教学讨论和评价中增加宣传志愿精神的内容”。这需要高校积极探索青年志愿者工作与思政课教学“无缝对接”的有效载体与途径,形成以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引导志愿者服务行动,在志愿服务行动中强化思政工作的良性互动。

1.要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宣传力度,加强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交流和表彰

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积极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举办大学生志愿服务图片展、成果展等,评选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社团等,展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成效,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引领和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

2.要找到志愿精神纳入思政课教学的切入点,发挥“思政课”效用,突显“主渠道”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课程,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第一,要在课中安排适当课时讲授志愿精神方面内容,编写激励学生发扬志愿精神的辅导读物,在教学讨论和评价中增加宣传志愿精神的内容,让思政课教学能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大学生的灵魂深处。第二,要适应教学的需要,组织制作志愿者风采、志愿精神等多媒体课件,充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推进网络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播放音像资料等形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课堂教学构建创新教学模式。采取问卷调查、知识问答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思考,把握教学的针对性;将学习内容整合,突出志愿者精神讲授的重点、难点、热点,引发学生对自身和社会实际问题的思考;采用奥运、世博或本校志愿服务行动案例导入——理论分析——问题讨论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设计志愿者精神四大模块实践教学,弘扬志愿精神

实践教学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志愿精神纳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工作教学者要联合学工部门、团委,精心设计大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灵活便捷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结合实践教学特点,精心策划以“志愿精神”为主题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四大模块实践教学内容,弘扬“志愿精神”。

(1)设计不计报酬、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内容。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志愿精神的核心部分。第一,组织学生利用雷锋纪念日、白求恩纪念日等开展献爱心活动,引导学生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第二,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活动,让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清洁卫生、校园环保活动。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第三,充分运用本地红色教育资源,以“继承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等为主题,组织学生赴本地或周边地区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访问,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设计与人为善、平等尊重的友爱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内容。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以主题班会、专题讨论的形式,组织诸如个人与集体关系、开展感恩、亲情、友情教育。以学生自身的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比如针对学生因贫困产生的自卑问题、个人潜能与发展的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及社会现状和一些典型社会现象等方面的专题进行讨论。

(3)设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的互助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内容。“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认真组织学生在世界志愿者日、世界献血日、世界残疾人日开展爱心活动;联合团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按照就近原则开展实践调查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学习、勤工俭学“自助餐”、服务项目“全覆盖”、“一对一结对”、“大手牵小手”等多种方式的志愿服务,形成良好的传帮带体制,彼此携手,互相帮助。

(4)设计互相提高,共同进步的进步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内容。进步精神是志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第一,教师可组织学生以“贡献、奋斗、创造”为主题,举行辩论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可邀请成功的校友,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典型来校为学生作专题励志报告会,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第三,组织学生开展典型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用身边的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互相提高,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志愿精神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志愿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校要把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思政课效用,凸显主渠道功能,把志愿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要积极探索青年志愿者工作与思政课教学“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为社会和谐的构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教思政〔2009〕9号

[2]崔嵬.论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高校德育中的有效作用[J].四川教育学报,2008(2):23~25

[3]赵丽.深化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探索思政教育新形式[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3)

[4]陈瑞峰.把志愿精神纳入思政课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0.4.16(第3版)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