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全科护理的护理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哮喘病全科护理的护理方法探讨

白雁玲

◆白雁玲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雁医院有限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021122)

【摘要】目的:本文中探讨了哮喘病全科护理的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哮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病患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病患采取的是全科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要高,两组的比较差已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5%)。结论:全科护理在哮喘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更好地帮助医院提高了治疗哮喘疾病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哮喘病;全科护理;护理方法

在哮喘病的护理中,开始逐渐从专科护理向全科护理转变。进而不断的改善哮喘病患者的护理环境,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的第1天起,到出院之后为患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全科护理服务,全面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因此,本文主要对哮喘病全科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全科护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自己的努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被确诊为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的病患者,一共80例,所有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于3-12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0例,其中,观察组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25例和15例,平均年龄不超过9.8岁;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28例和12例,平均年龄不超过8.5岁。根据中国支气管哮喘疾病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病患者符合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诊断标准,两组病患者在一般资料的记录上的差异不具有任何统计学上的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病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病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还对其采用了全科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措施包括:

1.2.1心理护理措施

通常哮喘病患者都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治疗周期,在治疗的期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的情绪,这些因素容易对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应当对哮喘病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帮助病患者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从而减低哮喘病的复发率。在病患者进院治疗前,在日常护理中医护人员应当针对病患者实际的心理情况来进行疏导,一旦发现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当马上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负担,根据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具体的方案,同时对方案进行讲解,促进病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

1.2.2饮食方面护理

医护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病患者进行科学的与健康的生活饮食护理与指导。督促病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坚持三低原则:低盐分、低糖分、低脂肪,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豆制品,保证身体为各类元素的需求。

1.2.3运动方面护理

哮喘病患者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医护人员应当鼓励病患者加强锻炼,同时根据病患者个体体制的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科学锻炼计划,从而帮助病患者尽快恢复,在出院之后还应当保持锻炼,以免哮喘病的复发,提高病患者整体的身体素质。

1.2.4医护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与指导,主要包括了:医院可以开展各种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例如宣传单、宣传栏、家访等等,正确指导病患者关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危害性以及正确的防治措施和急救措施等,促使病患者养成科学合理使用支气管哮喘疾病药物的良好习惯,同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减低由外界刺激导致意外发生的风险。

1.2.5护理环境改善

护理环境对病患者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当注重改善病患者的护理环境,保持室内环境的空气流通以及卫生,尤其保持病患者病床的干净,通过优化护理环境,胃病患者提供最有利的恢复条件。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了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了例数N值和百分比作为表示,采用了T值检验,当P<5%时,表示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对三组病患者治疗之后的总疗效进行对比:

观察组:共有病例40例,其中得到临床控制的病例有10例,显效的病例有25例,有效的病例有3例,无效的病例有2例,总有效率达到95%;

对照组:共有病例40例,其中得到临床控制的病例有9例,显效的病例有20例,有效的病例有5例,无效的病例有6例,总有效率达到85%;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5%)。

2.2对两组的病患者在平均每个月发病次数做对比:

观察组:平均每个月发病的次数是0.5+-0.2次;

对照组:平均每个月发病的次数是0.8+-0.2次。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5%)。

2.3.对两组病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肺功能进行对比:

观察组:护理前的FEV1指数为1.2+-0.05L/min,PEF指数为135+-65LPM;护理后的FEV1指数为1.5+-0.09L/min,PEF指数为310+-88LPM;

对照组:护理前的FEV1指数1.21+-0.05L/min,PEF指数为125+-65LPM;护理后的FEV1指数为1.51+-0.09L/min,PEF指数为306+-88LPM。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相比,对FEV和PEF都具有改善的作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5%);但是两个组同期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5%)。

3、结论

全程护理的措施在临床治疗小儿哮喘中体现了其重要的实际性价值,这种护理方式为病患者带来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护理医疗服务,是社会医学护理模式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病患者需求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病患者相比,经过全科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病患者具有更理想的护理效果,哮喘病的发作次数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全科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哮喘病的复发,提高病患者的免疫能力,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哮喘病全科护理具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卫华.重症哮喘患者14例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2)

[2]刘晋红,余娅红.家庭干预对预防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19)

[3]徐庆珍.哮喘患儿药物吸入治疗的护理指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06)

[4]刘俊.三伏贴治疗缓解期哮喘患者的护理[J].光明中医.2012(01)

[5]万双青,杨小新.支气管哮喘合并返流性食管炎27例的护理对策[J].淮海医药.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