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

冯泽煜

武汉东湖学院

摘要:物联网被称为是当下时代信息领域的一次变革,将以往IT设备与物理设施相互隔离的思维打破,现阶段关于物联网的研究,还是在一个起步的阶段,技术上的发展也是如此,对物联网展开研究,也是为了促进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本文是对物联网展开研究综述,对物联网概念展开阐述,并介绍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分析物联网的未来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对物联网的实际发展是有所促进的。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

前言:在信息时代物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物联网对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利益,一些领域的研究人员不断从多个方面,展开对物联网的分析和探讨,另外是物联网是心技术领域,也是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成为诸多企业努力的技术方向,现阶段物联网整体发展还是比较初级的,在技术上需要进一步的革新。

1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现状

1.1物联网技术概念的提出

最初提出物联网概念的是麻省理工,1999年建立了Auto-IDLabs,提出RFID系统,就是将所有的物品借助射频识别传感设备,实现与互联网的联结。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这是关于物联网最早的概念[1]。

2005年IUT举行WSIS会议,正式对物联网这一概念进行了确定,并分布了文件,对物联网的特征以及技术,还有要面临的挑战展开了介绍。

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人们处于一个全新的通信时代下,这个时候信息以及通讯技术,将从仅仅人与人的交流,转变为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对接,物联网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新的信息时代会到来,物联网让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所物品进行重新的连接,建立新的沟通模式。所有的物品在任何时间以及地点,可以与任何人实现连接[2]。

1.2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从通信的过程以及对象上分析,物联网的核心就是实现人物和物物之间的交互,基本特征就是全面感知、智能处理以及可靠传送。

物联网的全面感知,实际借助无线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二维码等,实现对物品信息随时的获取。

物联网的可靠传送,将物体接入到网络,然后借助网络渠道,可以随时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交互。

物联网的智能处理,是借助信息技术[3]。对海量的数据以及信息展开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做出智能化决策。

为了对物联网的各方面环节有更加清晰地了解,依据信息科学的角度,围绕着物联网中的信息流动,对物联网的功能模型进行了表述。

首先是信息获取,是对信息进行感知以及识别,对事物的状态以及主要的变化方式,进行敏感以及直觉,要将感受到的信息进行表示。从而实现对信息的获取[4]。

其次是信息的传输,是进行信息的发送、传递以及接收,这样才能让事物的信息从空间以及时间上,实现点到点的传递,这其实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通信工程。

再次是信息处理,是对信息展开加工,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知识的获取,然后对事物实现认知,借助已经获取到的信息,可以产生新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对决策的制定。

最后是信息施效,是让信息真正发挥出实效的一个阶段,有着诸多的表现形式,比较重要的一个表现,是对事物的状态以及变换方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控制,让事物按照预期进行运动。

1.3物联网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在IUT的报告中,对物联网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将物联网视为当下信息领域的重要变革,也是信息技术的一次机遇,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诸多的发达国家也是对物联网加强了重视,认为物联网是当下重要的新兴产业,对物联网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战略型的决策。

1.3.1发达国家未来促进物联网发展做出的前瞻布局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布了物联网发展的文件,其中对物联网的前景展开了描述,这是首次将物联网发展以及管理作为主要的目标提出战略设想,并结合物联网的设计发展,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意味着从这个时候开始,欧盟已经对物联网非常重视,并对物联网发展提上日程。

2009年韩国通信部门提出了物联网建设的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市场发展的新动力,并提出要建设世界上物联网方面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发展成为物联网技术强国的目标,加强对物联网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物联网服务的完善,并加强对物联网的技术研发等。

欧盟以及韩国为代表的各个国家推出了物联网的发展行动计划,意味着物联网以及相关的产业布局,已经是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过了多年来的发展。

1.3.2我国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和推进

2009年开始,物联网开始在国内得到了重视,成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之后,又一次引发信息领域浪潮的重要核心领域,并在2010年被列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将物联网列为重点产业,各个部门为了促进物联网的实际发展,制定出诸多的扶持政策。整体来说,现阶段国内的物联网,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借助射频识别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了一个覆盖世界玩物的庞大网络,实现了人物和物物的连接。其实就是借助对RFID技术的应用,借助网络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然后借助网络实现信息的互动和共享,在物联网的构想中,标签中有着规范和互用信息,借助网络将这些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整合集中在中央系统中,

2.1物联网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RFID系统,其中包括标签、阅读器、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交换,中间件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数据软件,因特网则是计算机网络组成。物联网的主要原理,是借助RFID阅读器,对射频模块进行控制,然后向标签发送信号,接受标签传递的应答信号,另外是对标签的对象进行信息解码,从可以将对象信息以及标签上的各类信息,借助网络进行传输到Savant系统上进行处理。

2.2RFID系统组成及原理

RFID系统是非接触的识别系统,可以借助无线信号实现自动识别,然后进行数据的获取,在交通、安全以及物流等各个方面,RFID系统都是被广泛应用。因为应用的类型不同,RFID系统也是会有不同的组成,多数的RFID系统,是标签、阅读器以及后端数据库组成。

标签进入到工作区域后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这个时候阅读器会发出特定射频信号,然后获得能量得到激活,标签会将编码信息借助射频天线进行传递,阅读器就会对信号进行接收,经过天线调节器,将信号传递到信息处理的模块,经过解码后传递给后盾啊数据库,展开数据处理。

3物联网是的未来发展

物联网是不断进步以及发展,我国物联网是可以在标准化方面实现突破,一些典型应用会不断发展起来,比如防入侵系统、移动物联网等,这些都是物联网是的突破方向。

结论:总之,物联网是现阶段重要的智能项目,各国对物联网都是非常重视的,物联网正在从一个构想逐渐成为现实,而将物联网真正建设完全后,万物互联的时代就会到来,人们的生活也是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国需要把握住机遇,在物联网时代争取占据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邹小伟,张丹,马辉.基于BIM和物联网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安全预警平台的建立[J/OL].工程管理学报:1-6.02.023.

[2]顾宇峰,舒红梅,江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自助发送系统及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04):134-136.

[3]王慧明.展望口腔4.0时代:未来的口腔医学应用将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J].科技与金融,2019(04):11-12.

[4]李文俊.Mixly开源项目设计31:神奇的物联网——开启米思狗创客之路(三)[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