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教学华吾多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教学华吾多杰

华吾多杰

华吾多杰(青海省泽库县尕强寄宿制学校,青海泽库81140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程;优化

数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程,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一、利用多媒体优化课程导入

1.悬念激趣导入。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以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点击出判断:“由于c/a=-4/3,所以X2=-4/3&pide;(-1)=4/3,请同学们验算。”当学生确信答案是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教师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我是据此求X2的,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尤其利用多媒体,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2.生活实例导入法。

由于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因此教者可通过在实际需要中的应用引入新课,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等“看得见,摸得着”,如讲直角三角形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断并给出字幕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要想能,就得认真学习今天所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教师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学生心理,能点燃其对数学爱的火花。

3.数学故事导入法。

讲点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历史或故事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数学家的事迹,往往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增强探究精神和学习数学的毅力。如讲反证法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贤臣被奸臣坑害,判了死罪,皇上念他过去对国有功,采用了一个由命运来最后裁定的办法,用两张纸片,一张上写活字,一张上写死字,处决前由它来抽,抽到活字可赦免,而奸臣阴险歹毒,命人用两张纸片上都写上死字,凑巧这个诡计被贤臣的朋友知道了,悲痛地告诉了他,并表示要和他一起揭露奸臣的阴谋,这个贤臣想了想,高兴地说:“我有救了!”他叫这个朋友不要声张,处决前抽纸片时,只见他抽出一张纸片谁也不让看就吞了下去,监斩官只好看剩下的纸片是什么字了。剩下的字无疑是个“死”字,于是这个贤臣就被赦免了。

他为什么能死里逃生?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引入反证法,这种利用多媒体讲故事的方法,不但图文并茂,生动,而且表演力更强,使学生印象更深,同时更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二、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顺次连结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这是一道常见的题目,以前用传统的方法来讲,要在黑板上画出大量的图形,而且很难讲清楚,笔者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个课件,动态地展示了当四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时,顺次连结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图形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这个规律。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如果教师把信息引入课堂,可突破教学难点,消除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畏难情绪。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数学《圆》中有关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时,是这样设计的:先用多媒体展示快速转动雨伞时飞出的水珠,砂轮打磨时飞出火星的情境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画图思考,教师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得出,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然后讲解教科书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切线的判定,教师强调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当要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的一点,则作出过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如果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有明确,则应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证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最后引导启发学生用反证法推理得出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教学中的情境引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本质,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数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画图、探索、发现、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发现”的教学新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探索发现的能力。教师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整个运动过程中,由角度引起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会用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有关动态的教学内容,只能使用教具,有的甚至只能让学生自己凭空去想象,而对于农村中学生,由于条件限制,知识面本来就相对较窄,对有些概念学生难以想象,有的甚至会产生理解错误,以至于导致思维障碍。而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例如,以前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只能在黑板上作两三个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学生对此会产生很多很多疑问,如顶点换个位置,改变三角形的形状等,结论是否还成立等;而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构造一个三角形,通过《几何画板》的计算功能,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的等式;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可以任意改变三角形顶点的位置,从而改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大小,让学生从中观察得出:不管三角形是怎样的形状(凹三角形除外),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地去记住结论,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结论产生的过程。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通过创设情境,激起愤悱,去寻求知识,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其特有的功能,更能优化数学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