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梁兴光

绥化市第一医院15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生育后且具有手术切除子宫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采取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方法,同时采用B超进行定位。在治疗后的1、3、6个月分别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像学上的变化,综合评估患者的预后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尿频、经量增多等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子宫病灶明显缩小,各项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共有1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14.9%,主要为腹痛、尿频、发热等症状。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而相关不良反应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应用分析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肿瘤[1],临床上多显示为良性,其好发于中年妇女,年龄多为30~60岁,大样本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25%~30%。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下,发生子宫肌瘤的病例较多,据相关资料统计其已成为妇科医院的常见病。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约有半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对于这类患者不需要进行治疗,仅需常规随访,定期监测即可。另有30%~40%的患者由于内分泌的变化以及压迫到邻近器官等原因,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腹痛、痛经、经量异常、贫血、尿路异常等,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需要进行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是肿瘤治疗的新方案[2],其以治疗彻底以及损伤小而越来越被临床所接纳,为客观评价这种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症状、体征、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年龄27~56岁,平均(41.35±12.82)岁,其中,有生育要求者43例。妊娠次数1~6次,平均(3.2±1.3)次,病程4~60个月。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肌壁间肌瘤67例,浆膜下肌瘤4例,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肌瘤直径2~10cm。

1.2纳入标准

①依照诊断标准确诊为子宫肌瘤;②月经量过多而引发贫血,采用药物治疗无效;③患者有剧烈腹痛、慢性腹痛或者性生活疼痛,或由蒂肌瘤扭转引发的急性腹痛症状;④存在膀胱或直肠的压迫症状;⑤能确诊肌瘤是不孕或反复流产的唯一原因者;⑥肌瘤生长快,有恶变可能性者[3]。

1.3方法

1.3.1使用仪器采用上海交大新地实业公司生产的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此系统由控制台、主机、运动及监测系统、高频超声器和水处理系统构成。相关参数:治疗频率1.0MHz,焦距13.5cm,扫描形式为直线扫描,扫描线长度3cm,声强范围6000~9000W/cm2。此外,包括常规B超定位仪以及术前准备相关器具。

1.3.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措施如下。①术前准备:按一般妇科手术进行。患者术前查各项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确定患者具有相应的手术条件。同时患者在术前采取常规预防感染措施,流食3d,并清洁性灌肠。患者既往有宫内节育器植入者,应术前取出。②患者于月经后的3~10d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常规硬膜外麻醉,借助监测系统的超声对子宫肌瘤的病变范围进行定位,连续采集肌瘤范围内的超声动态图像。③通过控制台将运动系统的超声头分别定位在各个平面的肌瘤范围内,采取直线平扫的方式逐层扫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探头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扫描原则是从点到线,由浅及深。④各层超声均采用监测系统超声,采集治疗前后的病灶图像并进行对比,以回声增强为治疗有效,如回声增强不明显则重复进行扫描,直至完成该层面的全部治疗则进入下层面继续上述过程。⑤治疗后常规性预防感染。

1.4疗效评价标准

在患者治疗后的1、3、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治疗效果的判定主要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订的标准[4]并同时参考肿瘤部位影像学改变情况。治愈:治疗后子宫肌瘤的体积消失或显著缩小,超声显示病灶回声明显增强,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子宫肌瘤的体积缩小,超声显示病灶回声部分增强,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好转:治疗后子宫肌瘤的体积无增大迹象,超声显示病灶回声有增强性改变,临床症状有相应的改善;无效:治疗后子宫肌瘤的体积有增大迹象,超声显示病灶回声无改变,临床症状无改善。同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的分析。

74例患者中,治愈7例,占9.5%;显效32例,占43.2%;好转29例,占39.2%;无效6例,占8.1%。总有效率为91.9%。

2.2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经治疗后,患者的尿频、经量增多等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子宫病灶缩小明显,各项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P<0.05)。

2.3不良反应

共有1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14.9%,其中,7例有下腹痛、牙痛、发热等症状,3例排尿时有烧灼样疼痛,1例有下腹以及大腿持续性肿胀症状。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3讨论

3.1治疗效果的分析

本研究选取对象为确诊为子宫肌瘤、临床上有一定的症状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其子宫肌瘤往往比较严重,常规治疗方案效果不佳。而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总体有效率达到91.9%,充分说明高强度聚焦超声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手术。进一步统计数据后可以发现,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效果主要集中在显效和好转上,说明关于这项技术的仪器改进和技术提高的空间很大。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完全治愈的人数会不断增加,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3.2不良反应的分析

本研究提示,高强度聚焦超声在术后发生不良反应者共有11例且均比较轻微,说明新技术在减少患者痛苦,降低组织损伤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高强度聚焦超声是在对体内肿瘤组织精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的[5],其可以使肿瘤组织坏死的同时不损伤到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和细胞;②其所有操作均在影像学的实时监测下进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操作,减少误伤;③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原理为通过聚焦超声进行切除[6],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有创性操作,是一种无创的切除手术。这些都是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

目前的研究未能发现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7],因此对于此类疾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即采用手术或药物来解除患者的相关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等发生率较高,且临床较易复发。因此,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在手术术式方面,学术界一直认为全子宫切除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案,然而这种手术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切除子宫会失去子宫的生理功能,对患者的心理也易造成沉重的负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以及对人文医学的逐渐认识,“功能保护”成为外科手术的基本共识[8]。基于以上背景,寻找一种新型的兼顾治疗和功能保护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新兴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更加适合肿瘤区域进行精细灭癌操作,其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有效率高、损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孙海燕,陈红香,黄淑华,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11):877-879.

[2]刘映江,刘仙明,彭松,等.常规MRI在子宫肌瘤超声消融疗效评价及随访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0):2098-2101.

[3]邓凤莲,邹建中,孙立群,等.MRI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6):401-404.

[4]魏佑荣,黎克全,黄国华,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2):1133-1136.

[5]徐荣,石景芳,金琳,等.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737-2739.

[6]华淑静,张蓉,唐钍楠,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7):426-429.

[7]孙立群,邹建中,邓凤莲,等.多普勒超声预测HIFU治疗子宫肌瘤早期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8):1021-1023.

[8]LiQQ,WangG,HuangF,etal.Antineoplasticeffectofbeta-elemeneonprostatecancercellsandothertypesofsolidtumourcells[J].JPharmPharmacol,2010,62(8):1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