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25
/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贺建康

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毛日中心校624000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大都采用灌输式或串讲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初一时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挺积极,到了初三时就了了无几了,只有教师在唱独角戏。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实践舞台,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培养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很重要。

1.主体意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不仅要明确这一点,在教学中也要帮助学生明确这一点。只有学生树立了主体意识后,他自身的内驱力和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才会被有效激活。

2.目标意识。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在课始就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白本节课该干什么,改用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手段达到教学目标。也就是在引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心中始终装着学习目标,围绕着学习目标不断地探索。树立目标意识,不至于使学生在学习中迷失方向,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这就为学生的课堂参与提供了条件。

二、进行自然恰当的问题设置

如果我们不顾学情和教学内容,随意地抛出没有梯度或者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学生很可能会因为问题的难度大或者问题提出的突然而进入不了角色。所以我们在设置问题时,要循序渐进,努力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简单而又相互关联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入教学内容。

三、运用课堂教学策略,组织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组织教学方法很多,我主要从因材施教、教学节奏、教学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阐明。

1.体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

在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一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二是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正如陶行知所说,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理清教学结构,适应学生。

就一般意义上讲,有这样的一种模式:开课稍快:精彩、少套话、废话;切入正题:放慢但语调可高昂些;展开讲解:要快,形成“小高潮”,烘托起愉悦的气氛,转入下一个问题:稍慢;结束:稍快,干脆利落,嘎然而止,或为下一节课铺垫,或练习,做作业。必须处理好导入、展开、高潮、结尾四环节,注意首尾照应自然,高潮设置及时,过渡衔接得当,以体现教学节奏的和谐美、曲线美和整体美。这种课堂宏观节奏,同学们的心理和生理运动曲线恰好成反向趋势,能解决学生的“疲劳区”问题。

3.把握教学节奏,吸引学生。

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知识时,学生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一半学生明白、完成就尽快变化,反应迟缓的学生,我们不能减慢速度来适应他们,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涨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赶上教学的节奏。

四、敞开自由参与的大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关注那些表现好、能说会道语言准确完美的孩子,我们更要关注那些因为害羞、学习困难等原因造成的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将积极参与的大门给他们热情地敞开,我们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多创造机会,将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提升他们的信心,逐步将他们引导到班级里大部分人中间,让他们摆脱自卑,走上上升进步的快车道。

五、选择高效直观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尽量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借此构建高效直观的语文课堂。借助投影和多媒体课件,让文字以动态的画面、悦耳的声音立体起来,让方块字描述的情境与我们零距离,这样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六、善用巧用评价语言,让学生产生参与的欲望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参与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每一滴水落的声响,当学生说得精彩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也可抓其善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除了用激情的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体态语来鼓励学生。如用目光接触、点头微笑、靠近学生、体态放松、露出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色去倾听学生的回答;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

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课堂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只有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才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水平与灵活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大力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行为,借此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