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 3

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尹鹏刘艳李晓雯张睿苏春霆王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心内科161000

【摘要】目的观察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西药降压,且保持原剂量不变。治疗组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降压汤。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2.5%,对照组愈显率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程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降压汤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症状,是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汤;肝阳上亢

原发性高血压(peimaryhypertension)简称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导致中老年患者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重要病因[1],影响着心、脑、肾等脏器的结构和功能[2],已成为迄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降压治疗对减少高危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及由此所导致的死亡具有极大的益处。中医药在改善高血压的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3-4]。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降压汤治疗,并以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西药降压治疗作对照,旨在评价自拟降压汤联合西药降压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高血压患者均为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门诊或病房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2岁~74岁,平均(57.4±8.8)岁;病程0.5a~18a,平均(9.62±3.46)a。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7岁~72岁,平均(55.8±9.5)岁;病程1a~17a,平均(8.96±3.71)a。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

高血压的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标准[5]进行诊断,具体内容为: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肝阳上亢证”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具体内容为:主症:1眩晕;2头痛;3急躁易怒。次症:1面红;2目赤;3口苦;4口干;5便秘;6溲赤。舌象:舌红苔黄。脉象:脉弦数。具备上述主症2项、次症2项及以上,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高血压病的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上述肝阳上亢证的中医辨证标准。3已进行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压西药(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经筛选期2周后,140mmHg≤收缩压(诊所血压)≤159mmHg和(或)90mmHg≤舒张压(诊所血压)≤99mmHg。4高血压1级,且危险分层为低、中危的患者。5年龄18周岁~75周岁。6患者自愿参加,且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高血压属2、3级和(或)危险分层为高危、极高危患者。2继发性高血压患者。3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和造血系统及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者。4过敏体质或者。5妊娠、意向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选的受试者从用药观察前2周起必须给予严格的饮食控制,保持相对稳定的运动;原用降压中药者,停用;原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降压西药者保持原剂量不变,稳定2周后测定血压,其值为疗前对照值。进入治疗期后,仍继续给予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西药降压,且保持原剂量不变。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治疗组:筛选期2周干预措施同对照组。进入治疗期后,在对照组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降压汤。方药组成:钩藤15g,天麻15g,决明子15g,菊花15g,丹皮15g,丹参25g,枸杞子25g,黄精25g,乌梅20g,当归25g,川芎25g,郁金15g,白芍30g,茯苓15g,泽泻15g,红花15g,栀子20g,桔梗15g,甘草10g。以上诸药水煎,取汁约200ml,由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制剂室煎制。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1.6主要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诊所血压变化情况。

1.7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症状量表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即:主症:(1)眩晕:0分:无。2分:头晕眼花,时作时止。4分:视物旋转,不能行走。6分:眩晕欲仆,不能站立。(2)头痛0分:无。2分:轻微头痛,时作时止。4分:头痛可忍,持续不止。6分:头痛难忍,上冲额顶。(3)急躁易怒0分:无。2分:心烦偶躁。4分:心烦急躁,遇事易怒。6分:烦躁易怒,不能自止。次症:(1)面红0分:无。1分:面微红赤。2分:面赤明显。3分:面赤如妆。(2)目赤0分:无。1分:轻微目赤。2分:目赤明显。3分:目赤如鸩眼。(3)口苦0分:无。1分:晨起口苦。2分:口苦食不知味。3分:口苦而涩。(4)口干0分:无。1分:口微干。2分:口干少津。3分:口干时饮水。(5)便秘0分:无。1分:大便干,每日一行。2分:大便干,两日一行。3分:大便艰难,数日一行。(6)溲赤0分:无。1分:小便稍黄。2分:小便黄而少。3分:小便黄赤不利。舌象、脉象具体记载不记分。临床控制: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95%。显效:70%≤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95%。有效:30%≤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70%。无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减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pide;治疗前总积分]×100%。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疾病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组愈显率92.5%,对照组愈显率75.0%,两组疾病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中医症状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高血压严重威胁着我国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达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8],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肾性水钠潴留、胰岛素抵抗、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机制有关。高血压大多数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一般其临床常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疲劳,颈项板紧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能够自行缓解;亦有鼻出血、视力模糊等较重症状。高血压尚属中医学的“眩晕”、“内伤头痛”等范畴[9-10]。中医学对本病证的病因及其治疗论述颇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诸风掉旋,皆属于肝”。《灵枢·海论》篇:“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又如《景岳全书·眩运》说:“丹溪则曰无痰不能作眩,当以治痰为主……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证治汇补·眩晕》篇:“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为肝风,然亦有因火、因痰、因虚、因暑、因湿者。”笔者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素体阳盛,肝阳上亢,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阳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窍,发为本病。故临床应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治之。本研究中所用降压汤中天麻平肝阳、熄肝风;钩藤清肝热、熄肝风;决明子能平肝潜阳;栀子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菊花、丹皮增强清肝泄热之功;泽泻、茯苓利水;枸杞、黄精补益肝肾当归补血和血;红花、丹参活血;郁金行气解郁、活血;白芍平抑肝阳,补血养血;;乌梅能敛浮热、敛虚火;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达巅顶,又能入血分达血海;甘草调和诸药药性不和。诸药配伍共奏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使亢阳平降,肝风自熄,心肝之热得清。本组研究结果示,治疗组愈显率92.5%,对照组愈显率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程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可见,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降压汤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症状,是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进行远期疗效随访,今后尚需扩大样本量的同时增加远期疗效评价,进一步验证本方剂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远期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卫虹,李昭屏,徐伟仙,等.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对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10):946-947.

[2]宋磊,鲁成,王肖龙,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224-1226.

[3]赵文博,赵瑞成,张崇泉,等.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90-92.

[4]刘月平,李心亮,蔡俊龙,等.血府逐瘀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8):1376-1379.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6]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32.

[7]崔军莉.减压增效方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7):120-122.

[8]王珊珊.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72-73.

[9]董伟,马剡芳.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其对高血压伴随症状的改善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7):181-183.

[10]赵春善,方今女.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痰瘀阻滞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药材,2014,37(9):1707-170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科技局立项课题(项目类别:社会发展;项目编号:SFZD20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