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的施工架线术措施探讨朱亚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输电线路的施工架线术措施探讨朱亚林

朱亚林

(国网冀北检修公司北京102446)

摘要:电力企业作为支柱产业,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高速发展着。其在长距离输电上损失的能量较小主要是因为高压输电系统电压比较高,而且电流小的特点,所以,在输电系统中,其在长距离输电的优势线也很大,因此地位也举足轻重。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输电线的架线难度虽然不高,但其分布广泛,对供电的效果影响最直接。因此,输电线路施工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经验等是一种考验。在施工中,本着保证施工质量的态度,对施工的技术应精益求精。

一、输电线路施工程序

从项目组织实施的角度分析,输电线路的施工可分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和验收移交三个程序。施工准备是开展施工活动的基础,由于输电线路施工涉及专业多,人、材、机也比较多,所以需要充分的准备,技术准备主要是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为各项准备的实施确立依据。

从施工专业角度来看,输电线路的施工主要分为踏勘测量、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架线施工、接地施工和竣工送电几个程序。

1)踏勘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桩位复测和施工中的测量。设计人员现场交桩要进行校核测量,以确定杆位是否正确;如与施工图有出入必须向设计人员反馈,以进行调整或更正。桩位复测最重要的数据是杆位中心桩坐标与标高、杆塔档距、耐张段长度、转角塔转角及方向桩等[1]。施工时要根据已定桩位进行施工基面测量、杆塔分坑测量、基础操平找正测量、杆塔检查、拉线长度测量、导地线驰度测量、交叉跨越测量等内容。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校准,精度要满足测量要求。

2)基础要承受杆塔、导地线的重量,在杆塔运行过程中还要承受风、雨、雪乃至地震作用而不发生倾斜、下沉、变形和破坏,所以基础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础的形式与杆塔结构、地质状况有关,常见的有现浇混凝土基础、预制混凝土基础、灌注桩基础、岩石基础、掏挖式基础、装配式金属基础、薄壳基础等类型。基础施工的关键是严格控制材料、正确的施工程序和工艺参数,另外在基坑开挖施工时要做好排水、防护工作,避免塌方等事故发生。

3)杆塔组立即杆塔组合安装,分为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两种方法。整体组立高空作业少,操作检查方便,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对场地和起重设备要求高,适合平坦地区使用。分解组立操作灵活,但高空作业多,进度较慢,适于地形条件较差的地区。

4)架线施工技术是输电线路施工的关键工序,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主要内容是导地线放线与紧线、导地线连接以及附件安装。放线方式有人力放线、机械牵引放线和张力放线三种;其中张力放线质量高,对导地线损伤小,值得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推广应用。根据是否需要跨越,分为跨越架线施工和一般架线施工两类,前者施工难度更大一些。跨越架线施工又分为有跨越架跨越架线施工和无跨越架跨越架线施工两种,后面一种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二、基础工程的施工

1)杆塔工程的施工。按照全线的地形、杆塔所在位置的地形、交通运输情况、材料形式等因素选择杆塔的形式,在设计中一般都是套用现成的设计,尽可能的设计已经使用过并且安全可行的杆塔形式,新的杆塔一定要经过受力等各种因素的计算并且实地考察起可行性才能投入使用。杆塔的受力类型可以分为耐张型和直线型,适当的杆塔对于输电线路的建设、经济、稳定性和维修的方便与否非常重要,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杆适合平地活丘陵等相对交通方便、地形平坦的地区,铁塔一般用在交通不便,施工条件差的地方,在出线走廊受到限制的地区和相对高差叫大的地区,杆塔组立是线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到位,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组织工作也必须要做好,所以在现场的施工中一定要做到安全施工,科学管理。

2)输电线路基础的施工非常重要,他决定了杆塔在后的工作中会不会出现沉降现象,在受到非正常的外力作用下能否保证不会轻易发生形变或倒塌。也可以说基础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着高压输电线路能不能正常的运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地质多样复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址情况选用适应的施工技术。另外在施工现场应该采用必要的施工技术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如在岩石基础的施工中要先对塔位周围的岩石进行研究,查看于原有设计是否有出入,如果差异过大应该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并要求对其进行适当的整改,其次是在岩石上打孔插筋浇筑混凝土及建筑承台,岩石基础的开挖应该保证岩石的整体性不收到破坏,锚固筋的位置应该按照尺寸准确对正,确保在标准误差之内的情况下进行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是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常用基础,这其中的转角塔上拔力度较大,所以经常选用比较结实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三、输电线路接地工程的安全施工技术

接地工程主要包括接地槽准备、接地体敷设、土方回填和接地电阻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接地槽放样,必须考虑到现场的自然条件情况,同时细致参照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明确接地槽的开挖线,再根据开挖线施工挖掘,以保证接地槽的工程质量。接地槽的施工允许同一基接地体采用不同的埋设深度,具体深度需根据地貌条件决定,同时相应的深度必须要符合工程设计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实际的挖深值可比设计要求深入50mm左右。当然,接地设备的施工除现场焊接外,还可经由材料进行集中焊接后,再按组进行桩位施工。在这种情况下,则需注意在杆塔组立前便将集中加工的接地设备敷设完成。

2)连接杆塔。将接地引下线连接杆塔是杆截组立后的工序,它关系到整个输电线路接地部分的通畅性和安全性。①对接地引下线的连接要求,必须严格遵照工程设计规范,要与基础工程做好贴合。②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接地线连接时,主要采用焊接技术,这就需要先行将接地表面可能存在的导体物质进行全面清理,并清除污物,避免影响焊接效果接地效果。③当焊接完成后,焊接人员必须进行焊缝的检查,确定无气孔、砂眼、裂缝等缺陷,以保障接地工程的有效和安全。④对接地体进行良好的防腐处理,一方面可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保证工程接地部分的安全性。

3)接头位置及接地情况的记录。整个接地工程部分施工完成后,应注意将接地位置等重要情况进行记录,便于复查,同时也有利于施工完成后的检查和维修。

4)线路检修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根据巡视、检测、监测、试验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旨在消除缺陷、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预防事故而开展的的工作,即为检修施工。由于输电线路总是在外界暴露下工作,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冰雹、暴风、雷击,人为因素,如采石放炮、偷盗线路器材等就会造成很多问题,所以施工人员就要对输电线路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修,这样才能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在检查中,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这样就能预防事故的发生。检修中涉及到的各项机械设备也要保证其工作的正确性,保证施工人员正确的操作性,符合这些条件后进行现场勘查。由于线路检修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所以,输电线路在检修中还应不断的实践与完善。

结语

输电线路施工在科学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费用的支出,还可以保证质量,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在规范施工的情况下可以使输电线路更好的运行。还可以在施工中不断创新、完善施工工艺,以保证在将来的施工工艺趋于完美。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应用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施工工作效率,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苏鹏程.35kv输电线路施工问题探讨[J].2013(02).

[2]刘健.现代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电气技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