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鲇鱼效应,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应用鲇鱼效应,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陈刚

陈刚(江苏东海县石榴初级中学江苏东海222314)

【摘要】竞争意识是个人或团体间力图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团体乃至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的心态,竞争意识及行为对人际关系、个人品德、个性发展影响很大,对正在成长的农村中学生影响更大。

【关键词】竞争;心态;对象;方法

有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捞沙丁鱼,回到港口时死鱼满仓,而死鱼卖价大跌。一位聪明的渔民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整仓沙丁鱼中放进几条鲇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船舱挤满沙丁鱼时,由于惰性,它们会被活活闷死。而放入鲇鱼后,鲇鱼生性好斗,会使沙丁鱼因紧张恐惧而拼命游动,从而激发为生存而竞争的潜意识,增强了肌体的活力,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存活期。(摘自《智慧背囊》)

在自然界中,动物与动物之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自然界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大舞台。同样,人类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竞争,人类才富有活力,只有竞争,才能推动人类不断进步,正是因为竞争,整个社会才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当今的时代,是竞争性很强的时代,未来的时代将有更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是一个自然的法则。鼓励竞争,让适者得到成功的报酬,满足了人的功利目的,同时也符合普通的自然法则。

竞争意识是当代和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为此,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努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当代中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呢?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心态

1、争“第一”不能勉为其难,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争“第一”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更不能以损害自己和别人为代价,我们是为社会培养新型劳动者,并不是培养竞技人才;人生也不是竞技体育,不需要“永远争第一”、“事事争第一”。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简直是永远争不来“第一”——圈子稍稍拓宽一点,就又有比你这儿强那儿强的了,哗啦啦,一数就是一大串,谈何“第一”呢?

2、要正确理解“进取心”与“争强好胜”两个概念。有“进取心”的人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但“进取心”和“争强好胜”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进取心”强的人看重自己往前走的每一步,看重自己的每一点长进,知道付出并能体会成功的“幸福与快乐”。而“争强好胜“,要点是在“好胜”上,这决定了其是横向比较的方式。而“人比人,气死人”,这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这种比较之下,是永远都不会有快乐和幸福的,如果有则也是稍纵即逝的。

3、要合理合法的参与竞争。竞争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我们应当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竞争”、学会“竞争”,合理合法的参与“竞争”、正确的看待“竞争”。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果那样说大了是违反了竞争法,说小了也影响你自己个人的形象,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得到了一个虚名,有如此多的损害,得之可益?

二、选择恰当的竞争对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竞争

在竞争中选择竞争对象是很关键的一环,选择不当不利于开展竞争,因此中学生在竞争中要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学生们往往习惯于选择班级最优秀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由于差距大,加之中学生自制能力差,竞争往往是半途而废,或者总是失败,达不到竞争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寻找竞争对手的时候,要求他们找一个成绩高于自己的但竞争对手与你的差距一定不要过大,还要求他们平时要注意观察对手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劲头等。每次测试后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差距以及原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不少同学首战告捷,增强了自信心,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个时候,教育者应及时鼓励并启发他寻找新对手,进行新一轮的竞争。如果中学生在竞争中选择了恰当的竞争对手,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样就能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树立不断进取、积极竞争的意识,尤其是使那些普通同学在与自己差距不大的同学的竞争中看到了希望,懂得了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积极努力,勇于竞争,就会进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三、在活动中争一争,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作为班主任,我更注重在管理班级上和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学校规定每个班级每个月都要出一期黑板报。我在第一个月里,亲自带领每组组长和擅长画画和书写漂亮的学生出第一期黑板报,在这个过程中,我一边示范给孩子们看如何排版、构图等,一边教给他们出黑板报的方法和小窍门。接下来的每个月,我放手让他们带领自己组的同学各出一期,要求每一组的每位同学都要参加,可以是写字、画画;也可以是排版或找资料,哪怕是帮帮忙画一条线也成,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实际性的锻炼。等每期黑板报出完后,请美术老师和班干部给他们组打分,为了得到好成绩,每一组的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并显示出一种众志成城的决心。这样黑板报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强烈了,更使他们懂得了团结同学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四、注重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结合学生平时的种种表现、学习情况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对比等,发现问题及时谈话疏导,注重过程监控。比如有的同学在竞争中失败,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时就需要老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要使他们灰心丧气,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一旦获得成功切忌骄傲,应在获得成功与喜悦的同时,更加百倍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竞争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课前要认真预习,对于课文中不懂的问题要做好标记,并学会质疑。上课时认真听讲,勤做笔记,勤动脑,多思考探究问题,课后认真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要学会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笔者认为挪威人捕鱼的故事教育我们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竞争的能力,学会竞争。同时,教育者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以自身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强健的竞争能力去影响当代中学生。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7年10月第5版

[2]《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